福建永春县达铺镇被誉为中国篾香之城,由于永春篾香号称可以降气散寒,又有“神香”之称。达铺镇制香作坊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制香世家。但是,在篾香文化名扬海外的背后,对环境保护和人性关怀的淡薄,也让神香掺杂了一丝血色。摄影/柳涛 编辑/邹怡
清晨,达埔镇汉口村的一处晒香场一片血红。简陋的工厂车间和晒香场就建在租用的菜地上,土壤已经被香粉染红。目前,永春全县共有制香企业296家,规模较大的有53家,制香人超过3万人,产品达300多种。2012年,永春香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亿元。
篾香制作共有沾、搓、浸、展、抡、切、晾、染、晒九式,据记载,这种制香工艺是由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并发展起来的。目前,达埔镇汉口村仍有蒲姓人家20多户,基本都是在做蔑香。
林贵生在香粉漫天的车间里干活,车间里许多工人都不佩戴面罩,他们几乎都愿意相信“神香”有保健养身的神话。26岁的林贵生是达铺镇本地人,他做香近10年,干起活来卖力、迅速,每天他能挣300元做香钱。
林贵生的鼻腔里流出的像血一样黏液。“香粉具有黏性,吸不到肺里,对身体没有害处,我爷爷做香一辈子,从没因为做香得病,他活到80多岁才去世。”汉口村一位姓蒲的制厂老板说。
做香的工人每天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了,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做出一批香来,等到晒香工人上班时,后面的工序能顺利地接上。
一名工人在抡香。抡香主要是为了把香粉染上香支,随后工人便会把香展开,再把不均匀、残破的香舍弃。做香的“抡、展、揉、挑”几道工序,都是力气活。
达埔镇汉口村的一家制香工厂车间的窗户上堆满厚厚的灰尘。
一名工人在搬运香料。永春篾香是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据说有降气散寒等有益身体健康的作用,故也被称为“神香”。
一名制香工人在篾香上喷洒香精,车间里,香精刺鼻难闻。
一名制香工人在配料房清理香垃圾。
一家制香工厂门前,水沟已被染成红色,制香的污水一直流向村里的小溪。
工人杨勇额头上的汗水夹着粉红色的香粉,就像鲜血凝固在脸上。32岁的杨勇祖籍重庆,十几年前,他们全家移民到了达铺镇,他自己也在香厂找了份活。“刚开始觉得很脏,后来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制香工厂规定每天上午九点是吃午饭的时间。午饭由工厂免费提供,有些工人为了多省出时间干活,来不及洗漱就急着上了饭桌。
一名工人在晒香。在制香厂,晒香和包装工一般都是女性,每天平均只赚50元。
一名妇女带着小孩在包装制作完成的篾香,“神香”产业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古老的篾香制作工艺发展到现代,也与时俱进引入了机械化,但却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直到现在,制香厂的垃圾,还是直接在河边堆放或焚烧。
永春篾香,在一道道古老的工序里,从车间到货架,凝固着无数香工的“血汗”。如今篾香已成为永春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神香”的香气,飘向了海外。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建议下载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浏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活着】福建血色“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