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没长第三只眼?不仅长了,而且决定着你的心情
图片:《宝莲灯》人为什么没长三个眼睛?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阴雨天心情会不好,大晴天就会心里暗爽;
蛋鸡养殖场里面 24 小时灯火通明;
睡眠不好或者倒时差,吃点褪黑素就能有所改善。
其实这种种现象都和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松果体有关系。从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上来看,无论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还是神经系统,都是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这么一个套路。但是为什么很多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头部正中尚存在的第三眼,到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就找不到了呢?甚至在体表连个残迹都没留下?
而且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器官往往是左右对称,呈偶数分布的。为什么有一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长出了不对称的第三只眼呢?
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三只眼的解剖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第三眼不具有典型的复杂眼球结构,而更类似于一些感光细胞集合成的盘子。
由于没有屈光结构,所以第三眼不可能具有清晰的成像功能,而是仅能感光,第三眼收集到的光信号通过神经传入脑的特定结构,通过处理,对一些基本的生命节律和逃避机制起调节作用,比如睡眠 - 觉醒,对季节的感知,繁殖行为等等。
视觉的基础是视紫红质的结构改变,视紫红质接收光照后变构,将光学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影响视网膜细胞跨膜离子流,产生电信号。变构的视紫红质再变构回去,改变的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还要再通过钠钾 -ATP 酶泵回原有的静息水平,这些过程都是耗能的。所以第三眼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耗能户。
高等脊椎动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第三眼则完全退化,曾经与第三眼相通的大脑结构却保留了下来,即上丘脑旁的一颗松子状的结构——松果体。松果体保留了全部用于调节生物情绪和节律性活动的内分泌功能。我们熟知的褪黑素(松果体素)就是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动物的睡眠规律。
而第三眼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则整合到了对称分布的眼球上。2015 年,Csáki Á等人发现了黄金地鼠眼球和松果体之间的神经连接,这种神经连接在大鼠中则不一定具有[1]。
可见哺乳动物和鸟类抛弃第三眼是因为拥有了功能更加强大的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多数视力不佳),干脆就处于能量和营养的经济考虑,把第三眼功能整合进去了。但是第三眼的神经中枢却完整的保留在脑子里,控制着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很多生物节律。
参考文献:
1. Csáki Á, Vígh B, Boldogk?i Z,et al. Is a neuronal chain between the pineal body and the retina in rats and hamsters? Transneural tracing studies.Neurosci Lett. 2015 19(588):1-6
关于进化的遗迹,我还写过一个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178312/answer/144344774
欢迎拓展阅读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人类没长第三只眼?不仅长了,而且决定着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