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彩礼”的前世今生

微历史 网易新媒体 165℃ 评论

  从送兽皮到金器,再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甚至888万的“土豪彩礼“,多少年来,订婚或结婚送彩礼作为中国传统一直长盛不衰。

  彩礼又称“财礼”,订婚或结婚送彩礼是中国一大传统。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没有媒人不能成亲,没有礼物不能见面,这一讲究在西周时就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而传承下来。西周时的彩礼叫“纳征”,男家为了订婚向女家送财物,以表求亲诚意。如果女方家收下,则表示同意,愿意从一而终。送完彩礼后,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若男方反悔,彩礼一般不退。彩礼既是男家对女家的一种经济补偿,也是女家衡量男子能力的一个指标。

  彩礼在各个时代不一样:周朝时送玉帛俪皮,战国流行金器,汉朝以黄金为主。隋唐以后,彩礼的种类和数量渐渐增多,金银玉器什么都有。宋朝最实际,“惟财是重”,彩礼越值钱越好。民国时期也注重“彩礼”,《中华民国民法》规定,订婚或结婚必须有婚书或收聘礼才是合法。到了共产党根据地时期,收彩礼被认为是买卖婚姻。1934年 4月 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正文中都没有对彩礼的相关规定,而是规定禁止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至此,“彩礼”一词被排除在婚姻法之外。订婚或结婚送彩礼演变为民俗。

  中国人讲传统,民俗一点也不含糊。上世纪50年代初,虽然法律没规定要彩礼,但民间还是做足了彩礼的功夫。这个时候的彩礼以生活或生产必需品为主,讲究实用。除了烟、酒、茶、糖,还有衣料、被褥之类,脸盆、热水壶等也是有的。富豪人家也有送现金和首饰的。

  到了70年代,彩礼流行“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音机,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看看、听听”。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三转一响“是凭票供应,有钱还不一定能够买到。其中,上海牌手表,飞鸽或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响当当的品牌。谁家有了这几样彩礼,喜事就办得风风光光。当时的工人工资大概每月二十来块,这几样加起来大概需要三百多块,是工人一年多的全部工资。在80年代出现了新的“四大件”彩礼: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风扇。

  而如今,彩礼更是成为婚庆支出大头。据媒体日前对北京、河南、上海、广西、浙江、福建等地的调查,89.1人在新婚时均为女方送了彩礼;礼金数额也反差巨大,低的有送6000元的,高的则达数十万甚至二百万。而“浙江‘土豪’定亲豪掷888万现金”的报道更是让世人“亮瞎了眼”,只是这彩礼似乎变了味。

  参考资料:

  传统文化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微思考:彩礼从一种礼仪传承流变到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微历史:“彩礼”的前世今生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