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讲讲,你这个画的是什么呀?」

知乎日报 萌芽 262℃ 评论

「给妈妈讲讲,你这个画的是什么呀?」

图片:萌芽 / 知乎

想了解孩子的绘画作品是什么?不懂提问也许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萌芽,萌芽研究所BUD创办人 微信公众号:myyjs_bud

这是我家哥哥上周的作品,他形容那是埃菲尔铁塔,因为他曾经看过埃菲尔铁塔的样子,深深地记下来了。基底的组织架构是老师一开始示范的,我们可以用牙签 + 彩泥来对地基进行稳固,但仅此而已。老师并没有演绎给孩子听如何去建构一个塔,或者一个房子,而是交给孩子去自由设计自己心中喜欢的建筑。哥哥拼完了之后,哥哥又给埃菲尔铁塔加了四个黄色的彩泥,他说,这是『避雷针』。

后来他又取了其他颜色的彩泥,和牙签,在老师的鼓励下,和他的朋友们做了一个分享会,介绍他的成果,和操作过程。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幅,全班同学各自创作的作品:

当哥哥一岁之后,美术活动似乎就无形中成了他生活的主场,从彩泥、拼贴画、马克笔到蜡笔等等。在很多时候他对于这些器材的接受度,我都是跟在他旁边去观摩,这两年来,也接触过很多美术理论、教材和专家的家长培训会。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画渣妈妈,真的,对美术材料毫无概念,也对美术基础毫无悟性,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叫启蒙基础了。孩子也曾经试过很抗拒美术活动,但看着孩子从零到一到接受并创造性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我也自己琢磨了一段时间,尝试了很多办法。看着孩子的成长的足迹,我也是想明白了长久以来,即便我们是一个各种渣的不完美、不全能的妈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多办法,去陪伴和影响孩子的启蒙。

  • 我们要先对创造力下个定义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给孩子报一个早教画画班,让孩子学习临摹或者模仿样式就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不然。创造力是强调孩子在不使用任何已有模式或样例的情况下,依靠个人技能发明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Mitchell, 2004)。对我来说,这个定义帮我缕清楚了父母在孩子启蒙方面的角色,我们不是给孩子模式或样例参考,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模仿我们的「图画语言」,而是为了让孩子可以「表达自我」

创造力往往隐藏在孩子的即兴作画的过程中,给孩子以自由表达的机会和场景。我们成人如果开始创作,我们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从题材立意到构思构图,都反映了我们的思考。成人的创作是一种「预先安排」的作战计划,但是孩子不是。上周哥哥画了一副特别深奥的画,我一点都看不懂。他即兴作画,涂抹了很久,当我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的时候,他要不就说,不知道,或者第一天形容的,和第二天形容的主题可以是截然相反的——他自己也许都忘记了。孩子的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在他幼儿园班里特别常见。孩子在画画之前大多没有准备,没有思考,所画即所想,是孩子思绪自然流淌,水到渠成的过程。

这样子的状态是无比宝贵的。往往孩子的创造力就隐藏在其中。可以和昨天看过的动画片相关,也可以是自己生活经历和视野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他获取的各种信息形象化、故事化。而我们可以做的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的观点得到鼓励。努力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尽管哥哥的画我真的看不懂,无法识别并认出他图画里面的物体或标记,但又怎么样呢?美术中并没有对错,即便孩子某一天呈现给了我们一副张牙舞爪的怪兽或者很可怕的图(我也在孩子学校的走廊里看到一些孩子的作品,可能是笔墨太夸张,观感非常不适),我们或许也需要调整好状态,真诚而谨慎地给出适宜的评价能激励并支持孩子的努力和探索(Edwards, 2009)。

  • 不要总是把美术作品拿来探讨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游戏疗法的工作坊,团体游戏中我们也是做一个拼贴画的游戏。孩子们摩拳擦掌地想要去取颜料,进行创作的时候,有一个家长很热闹地提问到,「孩子,你们准备创造什么主题呢?我的幼儿园?还是我的家?」,在孩子创造的过程中,也有家长很担忧地在孩子旁边帮忙,「唉呀,你这样子总是把颜料弄到自己身上,作品又溢出来了,来我来帮帮你」,到孩子创造结束之后,也有家长开始和孩子认真地对话,「你画的是什么作品呢?你的作品很像一个动物园啊,画的真棒!」

在分享会结束后,导师和我们说,这些帮忙其实都是「帮倒忙」。「真诚而谨慎地给出适宜的评价」是我们的培训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字词,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掌握,甚至我们的表现是下意识地背离了这个指导原则。导师告诉我们,合适的评价一是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美术作品的回应必须是真实的,应该直接跟作品有关」。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是,预先提问孩子准备要创作什么作品,想要什么颜色,我们担心作品会不干净不整洁,甚至我们也为了积极响应孩子的创作热情,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猜测主题」。

这样子做也许很难,但我们不应该期待孩子对自己的画作进行命名,或者期待孩子可以对画作的内容进行解释。导师提示我们,「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因为那是艺术家会做的事情」。

  • 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

有时候我也会很本能去怀疑,如果不鼓励去探讨,那么我们可以聊什么呢,父母「无为而治」真的好么?老师给了我几个小提示,让我放松:

「孩子,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这个开放式的评论,对于孩子和成人的交流来说,是很好的积极引导和互动。而对于孩子的画作描述中,我们要做到「真诚而谨慎地给出适宜的评价」,父母在看孩子的作品过程中需要牢记以下几点:(Engel, 1996)

1)孩子的画是由什么做成的?

2)作为一名观察者,父母可以看到什么(线条、角度、色彩等)?

3)孩子的画代表了什么?

4)孩子的画是如何组成的?

5)孩子的画和什么有关(孩子的悲伤的情感、幽默的情绪、还是孩子的一场实验)?

6)孩子画画的想法源于哪里(一个故事、一次远足还是一个想象)?

这些都有助于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可以紧紧围绕作品本身,达到真实且相关的回应,即「对孩子的作品设计、形状和颜色进行评论,但不需要强迫孩子告诉大人他们的作品是什么」。同样还是哥哥的那一幅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是这样子去思考的:

1)孩子的画是简单的线条画;

2)作为观察者,我看到了孩子的颜色很简单,相比他之前的作品来说简洁很多;而孩子和其他同学的作品相比,却用了非常多的圆形线条,线条聚拢在一个地方,孩子似乎在创造什么故事;

3)孩子的画里没有拼贴,但是也有出现一些建构图形,比如圆形、方形等;

4)孩子的画代表了什么?我觉得它似乎是个一个故事,但不确定,又源自哪里,这些似乎都是需要和孩子进一步沟通。

最后我和孩子说的话浓缩成下面几句:

「哥哥,我看到你画了很多线条,而且还是圆形的线条,我也很好奇地发现,在这个地方,你也画了很多方形图形哦,我很好奇」;

「哥哥的颜色,你选择了黑色,你之前在蓝色、绿色和红色调料里涂抹,最后混合了黑色」;

「哥哥,你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

在开放式话题的引导下,哥哥开心地告诉了我这样子一个故事:

这是妈妈的家,我和弟弟转啊转啊转啊出去逛,穿着滑板车,然后弟弟开车拖拉机车,我们转啊转啊转啊地出去玩。

在听孩子描述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这个是我们前几天读过的一本书的作品的图式记忆,孩子正尝试用他的图式记忆去重新设计他的故事。

我将孩子的描述用文字在图片里记录下来,这是很珍贵的孩子的创造性回忆。我们习惯于进行评估,但是孩子需要的不是复制或者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模仿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更多的创造性自我表达的机会,更多地适宜态度、时间、材料和鼓励,孩子的创作作品不应该被评估。

因为只有当孩子在全情投入地创作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孩子才可以感受到更多,学到更多,也才会更加享受这个活动本身。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给妈妈讲讲,你这个画的是什么呀?」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