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都跟郭德纲有关

知乎日报 笑道人;贾行家 207℃ 评论

救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都跟郭德纲有关

图片:Forrest Feng / CC BY-SA

郭德纲是救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还是两者都没有?理由是什么?

笑道人,知乎成人用户,请慎重判断,如可,请尽量取消关注

相声是什么?
通常的定义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大多数人爱在郭德纲的身份上定义一句:救活了相声。
而根源,在马季先生的一句“郭德纲让相声晚死五十年”。

但较之绝大多数的曲艺项目(80年代初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的统计,仍然存活在民间的“现代曲艺曲种”,共有341种),相声一直是生存态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其兴盛不断已绵延百年。(相声的第五次兴起(2005 年至今)到底是相声的东山再起还是回光返照?)。

而不管是否乐于承认,广播电视相声派、舞台晚会相声派的基本维系、早在90年代末京津两地小剧场的层出不穷、入门门槛高低不论起码还有人乐意入这个门槛、随时加料易于创作的特点……这些都让相声即便离了郭德纲,也远非“濒临死亡”。

换句话说:相声比起绝大多数曲艺形式,离死还差得远。
即便说是奄奄一息也未免有些夸大其辞。

那么,现在的相声市场是否较之“前郭德纲时期”更加兴旺繁复了呢?
这点无可否认:1)每年有关相声的演出、和相声沾边的“伪相声”的演出(例如高晓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产业,而绝非私人门脸的买单;2)大量玩票的人员可以依靠相声获得较高的收入,并转为专业以此谋生;3)与清流时期之前的相声不同,传统段落和曲目早已不再是当今相声消费的主流内容,大量“自制相声”成为了相声消费的主心骨。

——所以,如果是指“郭德纲救活了相声的经济市场”,那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90年代之前,舞台相声、广播相声、电视相声、晚会相声…活跃在主流的归口媒体上,等于是由国家买单产生的义务演出。演员的收入也只和职称职务评级有关。

90年代之后,计划体制内有名气的演员可以外出私演,针对的是对体制内演员的溢出,在形式上因循了之前“成功”的晚会相声形式,作为某种穿插和陪衬而存在。

同时,由于小品形式语言种类更加丰富、场景代入更强烈明确,导致相声在语言类节目中日渐衰退至二线,众多相声演员也纷纷转行、戗行,而没有了之前的繁荣模样。

这种情况下,李金斗、于宝林等人就已经开始号召相声回归剧场。这时郭德纲的德云社,还仅仅是扯了个名号。

郭德纲的演出内容、形式和做法并不新奇,这点毋庸置疑。无论是改活还是抓哏砸挂,都没有跳脱90年代末天津剧场相声的包袱窠臼。
而其大红大紫阶段创作的“我”系列段子,也算不得是真正上乘的本子——无论是三翻四抖层级的条理性上,还是超出年代感的时代感上,都只还是“不错”而已。

但是郭德纲多年积攒下的曲艺底子,在北京这个名声放大器的场合下耐得住寂寞培养自己的观众圈子,尤其是相对年轻的观众圈子,进而火爆。然后又在多场声势浩大的商演中,将自己的经营智慧发挥至极,屡创票价新高。形成了相声经济独立的一套市场契约。

对于这门艺术来说,在有益的市场化和利润获取方面,郭德纲通过给自己造星盘活了行业饭碗。

至于“毁了一门××”的基调,则是过大的帽子。中国人爱给别人戴帽子的陋习,早就毁了这个民族。

其理儿无外以下三种:

1)郭德纲的段子中老是充斥着低格调的内容;
2)郭德纲出名之后忽视了相声,将相声做为跳板而后人纷纷效仿;
3)郭德纲扒活。

关于1,这是因为群众和社会的需要。这样一个从准清教徒年代过来的民族,即便是在公开场合宣泄一些高雅格调外的情感都会被念叨许久。但是高格调的歌颂型相声充斥整个曲艺圈,早就已经在70年代快把相声毁坏了。
关于2,郭德纲坚持了10年才火,尚且被叫做弄潮儿。
关于3,扒活和留饭是两码事儿。

郭德纲还有可能成为大师吗?

贾行家,暂无专业头衔。

按照比老师大就算大师说,大师也无所谓。按照“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的标准,则没有著名的活人算大师。

文艺行当里的大师,大概是要有自己的天赋、勇毅精进,于孤寒中做到极致且定下标准和途径,传承者想起他,既为由来有自而自豪又总有仰之弥高之感,观众、一般的爱好者知道好,说不清好到哪里、好到了什么程度。相声是个通俗行当,普通人拿来做最放松的放松的,需要大师么?也可能需要,京戏也通俗,说曾有一两位演员是大师,也不是特别勉强。我们有种暗暗的感觉,何为文艺中的大师:对内,抱极端严肃虔诚、有自己的较为完满的体系、高度内化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比如千字文界的周作人、搞对象界的李亚鹏;对外,开宗立派,且这一派系是公认的、是体面的。

按照这个模糊的标准,侯宝林是最接近的人。张寿臣是集大成者,但相声史上的地位传承大于发端,他的时代被相声改革强行中止了,我们对他的资料也还不够。所以,我私自把问题修改为:郭德纲的相声是否可能有一天达到侯宝林的水平?

不可能。

他没有意愿,说成这样就挣了上亿了,跟侯宝林似的干嘛?几个人在乎?何况,不都已经娶了唱大鼓的了么?也不必有意愿,认为他有义务振兴相声的,是可恶的集体主义者。

高度似乎也不够,大概《我要旅游》之后再也没听过,“什么都往里装”的毛病更重了——这个毛病是登堂未入室的表现,我估计现在越来越重,身边全是徒子徒孙和粉丝,和谁去琢磨艺术?

基本功未必够格,跟眼下的比郭德纲功夫不错,把他和侯宝林(同年龄段的)放在一起,还用说么?很多人以为郭德纲年轻,功力还有发展,这个岁数对相声演员来说,几乎定型了,不知道他唱功的硬伤解决了没有。在天津见过许多中青年演员,外家功力都仿上仿下,比他好的,不罕见。

幽默感会日益成为束缚,说相声当然得懂幽默,但太幽默、太机智是不是有副作用?我觉得有。“光逗笑的不一定是好相声”,这么句浅显的行业口谚,真把握住尺寸可不容易。

依仗的文化资源变淡了,对郭德纲的热衷,和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不能说没关系吧,别的传统文化,一下子接上有困难,比如繁体字就不会写啊,就相声容易,谁会觉得自己听不懂相声,有这么说的一定是极端瞧不起相声。这是个外在原因:也该相声火一把了。脱下大褂改糟践GUCCI、光头里面留了时尚的图案,那个联系就远了。但郭德纲是对的,时尚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是这里是讨论他能否侯宝林的问题。

触类通旁的问题,侯宝林对京剧、话剧乃至地方戏的理解可不是泛泛的,对人情世故是真正自己悟出来的,郭德纲给人的感觉是也很通人情世故,但他作品里的这些取材多是耳食,基础不牢,这是我的感受,倒没什么证据。以后会不会变厚,难了,他不住大杂院了。

最后一个我觉得最有力的原因:相声也不再需要侯宝林。

说句题外话:除了随意上央视的相声界内既得利益者,所有相声演员都应该从理智上感谢郭德纲,情感上不勉强。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救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都跟郭德纲有关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