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神州大地“桃花”开。一大批都市爱情片票房纷纷轻松过亿,恭喜中国导演,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只要人物不假,说话不傻,票房不是问题!
视频:揭国产爱情片三宝 傻妞闺蜜段子好。时长3分半钟。
腾讯娱乐专稿(文/陆姝 责编/子时 禾小夕)在类型片的道路上,中国导演一度很被动:喜剧片基本被冯小刚、周星驰“垄断”了,好不容易才出一个徐峥;古装片气数已尽,除了《西游》和《狄仁杰》基本都死翘翘了;科幻片十年内中国导演够呛能拍出来;没有杨幂的惊悚片票房很难超过3000万了……恭喜中国导演,今年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爱情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神州大地“桃花”开。《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夜惊喜》、《被偷走的那五年》等一批都市爱情片纷纷轻松过亿且口碑不赖,正在上映的《我想和你好好的》也以小投资获得高票房。眼下又有5部新片将轰炸光棍节,没准还能再出现俩过亿片。所以,中国电影终于会爱了吗?本期《贵圈》走访了新老爱情片导演张杨、伍仕贤、马志宇,他们将与广大网友们一起研究下这个课题。
亿元俱乐部爱情片超4成 中国电影会爱了?
回顾内地电影市场转好后的5年,2009年12部过亿国产片中只有两部都市爱情片,分别为章子怡的《非常完美》和内地香港港合拍片《游龙戏凤》;2010年有17部过亿国产片,其中《非诚勿扰2》、《全城热恋》、《杜拉拉升职记》为都市爱情题材,约占过亿国产片总数的172011年,过亿的爱情片有《失恋33天》、《将爱情进行到底》和《亲密敌人》三部,在13部过亿国产片中,所占比例约23而在2012年的21部过亿国产片中,过亿的都市爱情片只有《LOVE》、《搜索》和《二次曝光》,在所有过亿国产片中所占比例不足20
2013年,都市爱情片的生存状况却有了惊人逆转,爱情片迎来了数量、票房、关注度的全面爆发。《101求婚》、《分手合约》、《北京遇上西雅图》、《被偷走的那五年》、《一夜惊喜》、《非常幸运》等一批都市爱情片,不仅成为话题影片,且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截至到9月底共有25部国产片过亿,而其中11部都是爱情片,这个数量不仅占今年前三季度过亿国产片总数的44且11部的数量已与2009-2012年4年间的过亿都市爱情片总和持平。
除了目前仍在公映的《我想和你好好的》,即将上映的《我爱的是你爱我》、《如果不能好好爱》(现已改名为《脱轨时代》)、《谁说我们不会爱》、《对不起,我爱你》(分清这5部电影实在考验智商)也很被看好。而在10片同天上映的光棍节档,爱情片就占了一半,也极有可能再催生一个过亿的爱情片。说今年是“爱情片年”,一点儿也不过分。
小妞电影火爆 白百何成票房灵药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2009年-2012年间,过亿的都市爱情片中,徐静蕾主演的影片占据了很大比例。徐静蕾近年来主演的三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和《亲密敌人》均票房过亿。另一位对国产都市爱情片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是章子怡,2009年由章子怡制片并主演的《非常完美》不但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更向内地影市首先传达了“小妞电影”的概念,并让内地电影人第一次看到了“小妞电影”存在的巨大潜力。
随着2013年,都市爱情片的大幅度爆发,我们也从前三季度的电影票房榜中看到了继徐静蕾和章子怡之后新的“小妞电影”票房女王诞生。今年由白百何主演的两部爱情片《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票房均过亿元关卡,再加上此前的《失恋33天》,白百何作为新一代“小妞”代表,可谓爱情片票房灵药。
背景升级:咖啡西餐曾是标配 如今美国生小孩
曾经,我们吃着“爱情麻辣烫”,坐着“开往春天的地铁”,觉得那就是最时髦的事儿了。如今,连“时髦”这词儿都过时了,得说“高端大气上档次”才算不落伍,都市爱情片可不得升级换代?
过去:喝咖啡吃西餐是都市爱情片标配
中国当代都市爱情片可以追溯到1987年孙周拍的《给咖啡加点糖》,讲的是在广州搞广告绘制、酷爱摄影的青年刚仔,爱上逃婚到广州修鞋为生的农村姑娘林霞的故事。在80年代末,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广州受益于改革开放,成为“都市”标志,“咖啡”也成为都市代言人。
90年代大家都跑去看港片了,中环繁华的摩天大楼、男女主角住的海景大别墅、一掷千金的“勾女”方式,在当时足以让国内观众大开眼界。杜琪峰、王晶的爱情片都成为卖座保证。
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张杨和张一白各自拍了自己的处女作,也成为都市爱情片不可不提的两部电影:《爱情麻辣烫》和《开往春天的地铁》,麻辣烫、“爱华”随身听、任贤齐和苏慧伦的情歌、地铁、昂贵的西餐厅……都洋溢着时尚都市气息。
不过爱情片在当时并不算主流,张杨在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也承认,当时的爱情片“拍得比较土,好片子少”,至于原因,张杨笑着说,“当时因为中国导演都爱拍艺术片”。因《独自等待》成名的伍仕贤也回忆说:“当时国内没有浪漫爱情喜剧,拿着剧本给很多公司看,他们都没太明白,怀疑年轻人是否会喜欢。”
如今:北上广已不洋气 海外取景才牛逼
《失恋33天》之后,王府井的喷泉和三里屯火了,这部片无数次被当成案例来总结的“黑马”影片,堪称这一拨“爱情片新浪潮”的先驱。
但这一类偏喜剧的都市爱情片的鼻祖其实是冯小刚,“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说的就是冯小刚的这一类爱情喜剧。并且,冯小刚也率先意识到取景对爱情片的重要意义,早在98年的《不见不散》就去了美国,后来的《非诚勿扰》带火了北海道旅游,《非诚勿扰2》也引发了三亚热。
如今出国拍片已不是啥新鲜事,《北京遇上西雅图》直接把两个都市的名字放进了片名,一下就从一众“爱来爱去”的电影中脱颖而出,令人产生观影欲望,最终,在温哥华拍摄的该片成功带火了西雅图游。《我想和你好好的》本来在泰国拍了一段,不过在上映版中并未出现。还有一部由黄渤和江一燕主演的《假装情侣》,远赴北极取景拍极光,煞费苦心。
不过像郭敬明在《小时代》里,把上海拍得得一会儿像精致的欧洲,一会儿像繁华奢靡的香港,也算是功力深厚……
造型时尚:名牌服饰眩瞎双眼 土豪回归小清新
在《失恋33天》的接地气范儿流行起来之前,还有一波走时尚范儿的都市爱情片,以《杜拉拉升职记》《爱·出色》为代表,虽然剧情上颇受诟病,但在引领中国都市爱情片的时尚审美上,还是做出了值得肯定的贡献的。
杜拉拉、小时代名牌服饰眩瞎双眼
由于我国的时尚业起步较晚,“拿来主义”这招该用时也得用,徐静蕾就邀请了曾担任《欲望都市》、《穿Prada的女魔头》造型指导的好莱坞时尚造型师Patricia Field担任《杜拉拉升职记》的造型指导,钱没白花,徐静蕾在片中的变装秀成为了该片的亮点之一,至于是否符合人物气质,似乎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彰显时代气息的“都市白领范”,其指导思想就是用名牌的档次和单品的价格来传递人物身份地位,这一类造型风格在《小时代》中体现得最淋漓尽致了,不过还是被眼尖的时尚博主指出品牌与身份不搭的情况。此外,在即将上映的《意外的恋爱时光》里,郭采洁的造型继续延续了“顾里”的霸气,片中的台词就有一句“我这双高跟鞋8000多块呢!”。
文艺森女当道 土豪回归小清新
此后,国产都市爱情片似乎终于摆脱了“土”味,但又陷入了“外表越华丽,内心越空洞”的“土豪”时期。直到受《失恋33天》的启发,才纷纷放弃“土豪”路线而改走亲民“小清新”,《101次求婚》中的林志玲、《分手合约》和《被偷走的那五年》中的白百何、《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倪妮,在造型上都走森女小妞风,而汤唯在《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因为角色性格的变化,造型上也示范了从“土豪”逐渐演变成“小清新”的过程。人物造型不再一味凸显时尚,而是尽量贴合角色需要。
人物接地气:傻妞屌丝唱主角 男女闺蜜不可少
《恋爱通告》向观众讲述了一个歌星追求女学生的故事,情节类似90年代香港拍的那些“灰姑娘”式的爱情片,看上去很美,却没半点时代烙印和都市气息。《爱呼2:爱情左灯右行》里,黄渤演了个天使……拜托,港片都已经不玩这套了好吗?《失恋33天》之后“男闺蜜”一词火了,国产爱情片迈出了与时俱进的脚步,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不自觉地将身边的朋友与片中人物对应起来,情感共鸣可不就有了吗?
张杨也感觉到现在这拨爱情片离年轻人的生活、潮流、所思所想更接近,而8、90年代的爱情片,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一般人的生活。张杨就很喜欢《北京遇上西雅图》,因为“故事好,演员好,有情感,不胡编乱造。”
广告策划成男女主角职业首选
经过我们的统计发现,广告传媒相关职业成为都市爱情片中出现率最高的职业。有男女双方都是广告公司白领:比如《一夜惊喜》 里范冰冰、李治廷;《被偷走的那五年》里的白百何和张孝全,他们都是同一间广告公司的同事。也有双方因拍广告认识的:《我想和你好好的》里,冯绍峰的职业是广告创意师,倪妮作为广告模特还跟他合作了一把;《我爱的是你爱我》里,张涵予和王珞丹也是通过拍广告认识的,从而展开了一段大叔与萝莉的纠结恋爱。
究其原因,一方面电影导演多半有过拍广告的经历,对这个职业也较为熟悉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广告属于比较光鲜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太高不可攀的行业,别的行业的白领看也会觉得有亲切感。
其他比较吃香的职业还有编辑(《如果不能好好爱》里的潘粤明是娱乐网站主编,《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汤唯是美食杂志编辑),以及艺术家(林志玲在《101次求婚》里演大提琴家,在《甜心巧克力》里演画家)——“艺术家”的亲民度较低,比较适合“女神”使用。
女神屈尊演傻妞 屌丝男上演痴情逆袭
身份令人有认同感了,男女主角的个性也得讨人喜欢才行。明星演普通人,本来就已经令人有距离感了,如果角色还一味的装“清纯女神”或者“爱心圣母”,除了假,更招人烦。
傻妞就安全多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认识这么一个脑袋里少根筋的傻女孩,既让你有优越感,也容易产生信任感。白百何最拿手的就是这类角色,不仅傻,还总是情感上受伤的一方,“治愈系女王”的称号不是白得的。
女神是也可以屈尊演傻妞的。范冰冰和章子怡今年在都市爱情片中的“装疯卖傻”表现,都堪称女明星中的楷模。《一夜惊喜》里,范冰冰出丑、化老妆、犯花痴、耍横、被帅哥甩;《非常幸运》里,章子怡干脆化身女屌丝,猛追高富帅、扮舞女跳艳舞,姿态简直低到了尘埃里。章子怡说“拍喜剧就得站得低点儿”——看看人家这觉悟!
反观《影子爱人》里张柏芝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冷酷富家女,一个是纯真小白兔,哪个女观众会接受这样的闺蜜啊?这或许能从某种角度解释该片的票房和口碑的双失利吧。
男主角如果是高富帅自然惹人爱,如果是屌丝也没关系,痴情到底一样能逆袭。黄渤在《101求婚》里,李治廷在《一夜惊喜》里,房祖名在《意外的恋爱时光》里都做了很好的示范。
女闺蜜拜金 男闺蜜娘炮
配角如果够出彩,会是影片的加分项。在男女主角忙着谈恋爱的同时,导演的爱情观、对时下年轻人情感状态的理解,都会透过配角的嘴说出来。另外,配角也常常承担了喜剧的功能,在全国电影观众都希望被喜剧“按摩心灵”的当下,尤其成为一部影片的重要加分项。
《一夜惊喜》里的吴佩慈、《非常幸运》里的姚晨和林心如、《如果不能好好爱》里的朱珠都是“拜金女闺蜜”的代表,她们常为现实的爱情法则代言,烘托女主角对纯粹爱情的渴望以及视金钱如粪土的优秀品格。
从《失恋33天》开始,娘炮男闺蜜也成了不少都市爱情片的标配,男闺蜜可以听女主角诉说内心世界,能在关键时刻抚慰女主角,又不会显得女主角爱玩暧昧。《分手合约》里的蒋劲夫、《一夜惊喜》里的刘晏辰就是这类。Gay或者Les(《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海清)的出现还能增强影片的与时代接轨的节奏——虽然港片从很早就开始这么玩了,但内地毕竟才刚有这氛围不久。
台词生活化:贫嘴耍贱不正经 网络素材频现
回顾以前的都市爱情电影,我们总是抱怨它台词太假或者剧情太“飘渺”,这几乎是此类电影的通病。1999年的爱情片大拿《爱情麻辣烫》的经典台词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到了2002年,张一白的《开往春天的地铁里》经典台词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足以证明原来的爱情片中除了演员单一,台词也一直陷在文艺里绕不出来。唯有冯小刚能弄出一些脍炙人口的段子,但还总被以徐峥为代表的南方观众抱怨“找不到笑点”。不过,自从网络文化攻陷全民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剧情不够台词凑
源起网络直播热帖的《失恋33天》成了网友外出对骂的灵感源泉:“二百五的脑子加林黛玉的心”,“好好一个适龄少女,别搞得跟外贸尾单似的”等台词够贱够不正经,也正好和当下年轻人的语言习惯相符合,电影上映之后被汇编整理成帖子再度疯传。
网络红人作业本编剧的《我想和你好好的》调侃琼瑶阿姨的经典台词“你自私!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也成为电影的笑点。《非常幸运》将“8点20发”、“贱人就是矫情”等经典段子,引到台词中,堪称接地气无底线。
网络文学成改编抢手货
比起段子更强势入侵大银幕的是网络小说和热帖,2013年前3季度过亿的都市爱情片中,《致青春》就是网络爱情小说改编电影的经典案例。片中诸如“青春是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场伤痛,来不及了。” 的文艺台词,不但一语戳中小伙伴们的内心,更成为青少年写作文、写情书、写毕业同学录必须引用的煽情典范。此外,郭敬明的两部《小时代》虽并非改编自网络小说,但从其台词的气场上也不难看出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即将在第四季度上映的都市爱情片中,王珞丹张涵予主演的《我爱的是你爱我》,和张静初与潘粤明主演的《如果不能好好爱》也都是原汁原味的网络文学改编。
同样在网上“找爱”的还有著名制片人陈国富,他最近刚刚买下了热帖《与我长跑十年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的电影改编权,陈国富称:“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从中可以看到这一代年轻人碰到的困境,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作出的抗争和选择”。这正是网络小说和热帖之于电影的魅力所在——它最具时效性、最有时代气息、最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火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具备了引发广泛共鸣的卖座基因。
据悉,光线影业也已经拿到了知名网络作家饶雪漫小说《左耳》的改编权,目前正计划筹拍中。
会爱也有原因:年轻观众爱看年轻生活中国电影为啥突然“会爱了”?张杨认为票房的爆发和大环境有关,“我跟张一白还在讨论,为什么好像前十几年中国观众对爱情片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像张一白他就坚持在做这种电影,到后来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他的电影票房上也都有回报。”
电影观众年轻化 爱看年轻人生活
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都无形中使得都市爱情片的土壤得到滋养,本身生活在城市中的观众,对都市爱情片的期待,也从仰视的“看新鲜”、“看时尚”,变成了平视的“看生活”、“看共鸣”。电影观众年龄的年轻化,也使得年轻人的故事受到观众的喜爱。
而年轻导演恰恰在这方面有优势,《我爱的是你爱我》的导演马志宇就称自己爱玩车也爱泡吧,其处女座《真心话大冒险》的故事就是从泡吧时的经历中提取出来的。张杨也同意这一点:“年轻导演最了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关注、喜欢的东西,甚至知道他们在谈情说爱时会说什么话。如果再让老导演去拍一个爱情故事,第一,自己的生活离它有点远了;第二,如果要表现爱情,可能也是从另外的角度解读它了。”张杨称自己不打算再拍都市爱情题材了,“我这个年龄更愿意讨论的是婚姻”。
爱情片只需好故事 对技术要求不高
为啥即使是拍摄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导演也能较好的掌握爱情片?伍仕贤认为爱情片是电影中最基本的类型,“拍得好的话,观众都愿意看,因为爱情就是生活中离不开的元素”。张杨认为:“爱情片主要是以故事取胜,不需要那么多科技,有好的故事和好演员很重要。”
针对题材的话题营销 掩盖了故事缺陷
中国电影宣传营销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为都市爱情片的在票房上进行了保驾护航。继《失恋33天》拼命搅起“失恋”话题后,《101次求婚》大打“屌丝”追“女神”牌,炒热“求婚”话题;孙周执导、李冰冰主演的《我愿意》制造“剩女”概念;《HOLD住爱》专攻七夕情人节档期;《我想和你好好的》喊出“作女贱男”口号……从某种程度上,宣传营销所搅动起的话题和共鸣,使得大多数观众用情绪抒发替代了对故事逻辑和细节的讨论。
总结陈词:小心爱情变滥情
别看我们说了那么多大卖的爱情片,其实一日游的、赔了的影片也不少。这些电影要么继续走假大空路线、要么外表时尚内心土豪、要么合拍片弄成四不像……即使是赚钱的电影,也存在“抢男主的都是软妹纸、抢女主的都是高富帅”这类模式化的操作。谈起华语爱情片的经典,我们更多地还是会想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陈可辛的《甜蜜蜜》、杜琪峰的《孤男寡女》……现在爱情片里,个性独特立体而鲜明的角色还是少,真正打动人心的爱情还是少,商业的佐料和防腐剂倒是有点多。革命尚未成功,国片仍当自强呀!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2013,中国电影会“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