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什么不同?

知乎日报 沈勇;崇巍 132℃ 评论

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什么不同?

图片:《地球上的星星》

沈勇,互联网从业者

我和老婆,都是心理学专业的,也都系统学习过发展心理学。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经常观察我的心理学老师们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的。现在自己做父母了有了一些亲身体会,分享给大家。

1.有心理学背景,最大的好处是你不会盲从,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比如我们去体验早教班,工作人员会说,你家宝宝,这个方面的发展落后了,那个方面需要重点加强。我估计这招对一般的家长都挺有用的(看到可爱的宝宝,你愿意给孩子最好的)

如果你学习过心理学,你会明白,首先每个宝宝都有发展差异,也有各自的气质类型(是气质,不是血型。这个确实是天生的,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所以你首先需要接受你家宝宝的特点,而不是去和别人家的盲目攀比。所以当我们听到早教保有这样说法,我们就会放弃这家早教中心,因为我们自身有判断能力。

2.我们也会主动学习的育儿方面的知识。一方面,现代的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平时肯定需要多多学习。另一方面,以前上学时候更多是给予理论上知识而非实际操作,这是两种知识体系。所以我们有价值观之后,还需要去学习最新的操作经验和知识。这个和普通的家长应该是一样的。

3.你会发现自己和孩子是一起成长,从个人的行为习惯到心理能量。学习心理学,可能会让你更加敏感,更加积极主动去接受这种变化。所以我一直认为,孩子确实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珍宝。他们是无条件爱你们,无条件依赖父母们 。心理学家会告知你,爱的能力和依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请牢记一点,当你付出的爱的时候,你也收获满满的幸福。而这些在当今的社会显得更难能可贵。积极主动为你的孩子去改变自己,无条件去爱你的孩子,将是你身为父母最大的收获。

4.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孩子也是如此。实际上,宝宝的成长过程的本身就是人类克服种种困难的纪录片。所以我经常感叹小朋友的神奇能力,突然开始走路,开始说话,开始使用工具。这些事情要让机器人完成何其困难。在当父母的过程,每个月似乎都会有焦虑的问题,我们特别着急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宝宝,没有任何问题要去解决。而宝宝目前这些问题,恰恰是他正在学习和努力的过程。比如现在让你去学习开飞机,你能一次成功吗?所有的失败和挫折都是为了明天的成功。这是我和朋友们分享最多的心得,不要太心急,给你家宝宝再多一点耐心,相信他有能力能处理好这些事情。我们人类是如此的神奇!

5. 我从我的老师们获得最大启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这大概是东方特独哲学思想。顺其自然,不是放纵,不是无负责。而且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所需,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从小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我认为,孩子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问题,是他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已。另外还有不好习惯或者脾气,大多是家长的自身的问题。想要一个好宝宝,所有要自己做一个好家长。

别总是严格要求你家宝宝,而放纵你自己的行为。

崇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谈判
背景:我爱人在中科院心理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拿了两个发展心理学博士。
我本人在商学院,从事心理学相关的培训、教学和科研有20年以上的经验。儿子快五岁。

不必过分崇拜心理学家

1、心理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工作繁忙,不一定有时间关注孩子。心理学里专业很多,很多专业和育儿相去甚远。

2、即使是教育或者发展心理学专业的,也不一定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恰当地应用在实践当中。如同管理学教授不一定能做好总裁,好的总裁也不一定需要管理学博士学位。

3、总体来说学过心理学的人应该比没学过的人更懂心理学,但是差别没有那么大。我见过很多心理学教授育儿方式大有问题,也见过很多没学过心理学的人的教育方法很符合心理学的原则。

我家的育儿原则

理论指导育儿,询证育儿(Theory-driven,Evidence-based)

1. 不盲目攀比

因为熟悉孩子发展的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全面地认识孩子的发展。比如:小海豚三个月的时候翻身,符合发展规律,和大部分孩子一样;说话和走路都比一般孩子早(我们能量化到底有多早);有些能力发展不如大部分孩子(我们大体知道是哪些能力,也大体能量化差异有多大)。有了这些知识为依托,就不会因为和别的孩子比较而妄自菲薄。

2.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注意我用的是发展,而不是教育,因为育儿更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所谓的「教育」。家长可以「强迫」孩子打招呼,但是不能迫使孩子有礼貌。
太多的父母过度教育,尤其是过分强调智力因素。
孩子的发展至少有三个方面:身体、认知和情绪社交。

身体健康我就不细讲了。认知方面也毋需赘述,相关的内容太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太多的父母过于注重认知和行为方面,而忽视了情绪。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懂礼貌,会分享。但是往往是通过强迫,威逼,利诱等手段迫使孩子就范,而不是了解孩子的情绪进而引导。
再比如孩子在学校玩玩压力已经很大。父母在家还要「围追堵截」,和老师一起「压迫」孩子学习。如果家都不能成为孩子的「避风港」,那孩子岂不是「走投无路」了。

3.「择校」择什么?

香港情况特殊,从本地名校到各种真假国际学校不一而足。家长往往在选学校的时候挑花了眼。要想在择校问题上不顾此失彼,左右为难,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论驱动」。

  • 首先:明确对教育方式和目标的期待;

  • 然后:对所有的学校进行调研;

  • 最后:选择符合教育理念的学校申请。

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最终进入了我们的第一选择。

这个策略也让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一般的香港父母申请十几家学校是常态,我们只申请了几家就解决了问题。

即使您所在的地方选择比较少,明白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能帮助和校方老师交流。

4. 理论驱动和询证育儿

我们几乎每一个决策都会拿相关的理论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来进行论证。

比如小朋友是否可以看iPad,应该看多久,看什么内容等。再比如孩子不爱打招呼怎么办?不爱上学怎么办?

大家关心的问题大都有相关的研究,作为心理学家可以很自然地接触和吸收这些研究成果。这可能是学心理学的人在育儿方面的最大优势吧。

结语

  • 学心理学与否,育儿必须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

  • 家长应该知道自己的育儿方式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

  • 不断的反思,学习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什么不同?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