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温度,科技有情怀,科技有趣味,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基因,科技万有瘾力。戴上一副眼镜,打开整个世界,本期聊聊智能眼镜的进化方向。】
相传,谷歌有个名为“Google X”的秘密实验室,技术宅和怪人边享受机器人的贴心服务,边鼓捣下个时代的黑科技。
谷歌眼镜就是从神秘实验室走入消费者视野的产品之一。
现有的谷歌眼镜其实就是微型投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存储传输+操控设备,甚至无法进行网页浏览和面部识别。在科技的无限可能性前,进入消费市场的产品总像是战斗力为5的渣渣。
智能眼镜将如何进化?本期《科技万有瘾力》将从操作方式、硬件、应用前景3个方面展望智能眼镜的未来。
智能眼镜进化论:操作篇
1、眼球控制——看哪选哪
美国大学生开发了一项新技术,能在现有设备上实现眼球控制,比如在iPad上读书想翻页时,盯着右下角就可以了;在智能电视前面想知道其他频道在放什么,瞄向屏幕下方就可以了。
2、手势控制——拈花飞叶
一个MIT的天才学生发明了结合实体和虚拟的科技“第六感”,他将虚拟的数字界面投射在现实物体的表面,并用摄像头捕捉操作手势。
3、脑波控制——心想事成
控制智能设备的究极方式将是直接连接大脑,用意念进行控制。
在硬件上,美国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种可以移植链接到人脑的碳微线程,这种微线程厚度仅为 7 微米,比传统的线程薄 100 倍。电极可覆盖在蛋白质当中,避免人脑产生抗拒反应,然后再连接至大脑本身,每一个电极都可以监测一个特定的神经元。
在应用上,一位前果壳网编辑开发出了用脑电波控制的飞行球。只要你集中注意力,这个球就会“呼”的飞起来。
眼球控制、手势控制和脑波控制将是互补的关系。集中注意力想象"我要看电影",智能眼镜就会打开电影库的选片界面;然后用眼睛“瞄”向左右滑动电影列表,“注视”选中想要看的电影;放映到精彩处,用双手比出一个方框就能截图。
智能眼镜进化论:硬件篇
1、透明太阳能电池——我要大把阳光
太阳能电池需要吸收可见光,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这注定了其无法适用于眼镜镜片。美国一位教授发现了一种透明的合成近红外线光敏高分子材料。他还把银纳米丝薄膜作为透明的电极。根据这些发现设计出的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可把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转化为电流而不影响可见光。
2、灯泡上网——亲,挡住信号了
如果佩戴上了智能眼镜,还需要抱怨WIFI热点太少、信号不稳定就太悲催了。未来,有电灯泡你就有无线网络信号,而且传输速度可高达1Gbps,远高于WIFI。英国科学家在LED灯泡上加装微芯片,使灯泡以极快的速度闪烁,灯泡的闪烁频率达到数百万次每秒,对人的裸眼来说,这样的闪烁不可见,而安装了光敏接收器的智能眼镜能探测到。
今年早些时候,一家日企已经将图纸上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3、智能隐形眼镜——小心冲进下水道
相比有框眼镜,隐形眼镜能够提供“全景”的虚拟世界和更舒适的佩戴感。
美国已研发了一款隐形眼镜用于军事用途。该产品利用纳米级技术制成,无需电力驱动,由位于眼球中心的微型“屏幕”和一对内置半透明超轻隐形眼镜组成。它能接收数据、图片和视频信息,直接投射在距离眼球极近的微型屏幕上,且不会妨碍正常视线。佩戴该隐形眼镜可达到在3米之外观看240英寸3D电视的效果。
谷歌眼镜进化论:应用篇
1、实景增强游戏——下班攻打地铁站
谷歌近日发布了一款基实景增强互动游戏。在游戏中,用户需要拾取虚拟能量。有了能量之后去到世界各地的“门户”执行任务,而这些门户就可能是公共艺术区、图书馆、或者其他热门场所。玩家被分为两个派系,一守一攻,争夺"门户"建筑的控制权。
对于虚拟现实和实景增强类的游戏,智能眼镜将是最合适的游戏设备,戴上它接入游戏,虚拟的场景将百分百叠加在现实中,现实和虚幻的边界不再清晰。
2、图像识别——人人都是谢耳朵
记得谷歌在2009年发布的Goggles么?其功能是将拍下的图片传到谷歌资料中心,利用电脑视觉运算建立物件特征,再与其他已位于谷歌数据库中的物件进行比对,找出相似点,并根据这些资讯提供搜寻结果。
还记得上周介绍过的能够模仿人脑思维模式自主识别猫咪的谷歌神经网络系统么?技术应用也需要旧瓶装新酒,智能眼镜+Goggles+谷歌神经网络结合将能够实现“所见即所知”的神奇效果。
3、眼镜"读心"——别和眼镜帅哥约会
智能眼镜加装特别的传感器,甚至能够实现"读心"。
美国一家公司开发了一款眼镜,它能够分析皮肤下血液中的含氧量推断对方的交际信号。血液中含氧量的波动会引起灵长类动物颜色视觉的变化,该款眼镜就是基于这个研究结果研发出来的。智能眼镜集成这个功能,将在社交生活中发挥巨大威力,如在第一次约会时,使用者可以看出约会对象的心思;在商务午餐中,使用者可以了解商业伙伴的真实想法。
自初代iPhone诞生以降,一款终端集成所有功能、满足所有使用情境是智能设备发展的趋势。现在,你的拇指是各大手机争夺的战场,而明日眼镜厂商的战火将烧向你的视网膜和大脑皮层。哪一家的学习成本最小,哪一家的硬件强大而又感觉不到其存在,哪一家对奇思妙想有最好的兼容性,它就将崛起为下一代巨头。
往期回顾: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策划:科技万有瘾力 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