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建院90周年。而梁家则与故宫结缘一百多年——从宫廷画师到文物保护,从清朝、民国再到新中国,梁家五代人的悲欢离合,正好印证了故宫的一路曲折。图为梁家第五代工作者梁金生在他故宫文管部外。摄影余荣培?本文节选自中华遗产杂志2015年10月刊
时间回溯到清朝,梁金生的高祖父梁德润和曾祖父梁世恩是紫禁城里的画师。在故宫那180余万件(套)文物里,有高祖父梁德润的画作81件,也有曾祖父梁世恩的画作9件。不过作为故宫的藏品,梁家后代也不能轻易看到这些画作了。图为梁德润的作品。梁金生供图
宣统年间,梁金生的祖父梁廷炜入宫承袭祖业,至此,梁家三代人皆是清廷如意馆的画师。1912年,清朝灭亡,1924年,北京政变爆发,前清宣统帝溥仪被逐出宫。紫禁城和梁家自此发生了巨大转折——紫禁城完全收归民国政府,更名故宫博物院;梁廷炜从宫廷画师,成为了一名清点清宫文物的工作人员。图为民国时期的故宫门票。梁金生供图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了国宝不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从1933年2月开始,故宫文物陆续南迁。被指派押运国宝的梁廷炜也和家人一道,开始了历时十余年南迁西移的艰辛历程。图为1945左右,重庆,故宫文物南迁工作人员及家属合影,前排左一为梁廷炜。梁金生供图
1949年,蒋介石下令将已迁回南京的故宫文物迁往台湾。从1933年到1949年,15年的南迁之路,让梁家人觉得这次去台湾并没有什么特殊,只不过是又一次的迁徙,大家肯定很快就会见面。哪里想到自此海天茫茫,不但故宫国宝分散两岸,梁家三代人也骨肉分离、音信全无。图为台中糖厂库房内,梁廷炜在清点文物(左边穿马甲者)。梁金生供图
“我后来去台北见到过爷爷的老朋友。他们讲,当年文物抵达台湾后,大家买的全是最简单最便宜的家具,随时准备着回大陆和亲人团聚,很多文物箱子都没有打开。没想到会在台中雾峰乡的北沟滞留15年。后来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大家才意识到这些南迁的文物怕是回不了北京了。”梁金生讲起祖父的往事,还是会忍不住唏嘘。图为1950年,台湾台中雾峰乡北沟,梁金生的祖父梁廷炜(图右)与家人。梁廷炜于1972年在台北去世。梁金生供图
梁金生带几个儿女去了台湾,除了儿子梁匡忠(即梁金生的父亲)。“我父亲几乎很少提到那个时期的事情,因为祖父去了台湾,我们家受到很大压力。那个年代都是有海外关系政治上不备重视甚至很歧视的。”图为1958年10日,梁金生的父亲梁匡忠(左一)为故宫保管部优秀员工授锦旗。梁金生供图
1968年,20岁的梁金生到内蒙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扎鲁特旗插队落户。“在去内蒙古插队的11年间,入党、提干、招工、招生等,统统跟我没关系,当时农村还有民兵,可我一直都不是,人家都发枪,我也没有。”图为梁金生在全旗劳模会发言。梁金生供图
「 hi,看“腾讯图画”,请上“微图摘”哦,域名www.weituzhai.com 」
1979年,政策放松,知青返城潮席卷各地。当时很多人认为能回城扫大街都愿意。而梁金生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去故宫。故宫的招工部门中,只有工程队接收30岁以上的人员,当时梁金生已经31了。“或许是父辈的影响,我认为不管做什么都要去故宫。”凭着一股信念,梁金生考进故宫工程队。图为1974年,梁金生与同为北京知青的苏剑结婚。梁金生供图
做了5年的泥瓦匠后,梁金生被调到保管部总保管组,而后又成为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负责故宫文物的保管、征集和抽查。像是轮回一般,时光交叠,在故宫里梁金生做着与祖父相同的工作——典查文物。图为1988年,梁金生(左上)正在主持文物的图像采集和登记工作。梁金生供图
如果说祖父梁廷炜参与了规模浩大的文物南迁工作;那么梁金生则提议了另一次规模浩大的文物清理工作。当时,故宫地下库房建成了,地面库房很多东西都要转移到地下去。梁金生接触文物管理工作以后,还发现在故宫文物账上有遗留问题——帐上有东西实物找不到了。于是趁着这次搬家腾空房间,梁金生就把东西找出来,把账面问题一起解决了。图为梁金生的工作照。梁金生供图
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时,故宫文物就做了一次清点,但只记录了物品名称,没有件数。梁金生现在的工作就是把故宫古物南迁时期西没有南迁的数目做出来。而这项工作的形式就是点数,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67岁的梁金生不觉得枯燥,他说“我喜欢呀。”图为《一九七二年以后历年损伤文物登记》。摄影余荣培
图为梁金生与他的自行车——每天,他都骑着这辆自行车上下班,穿梭于故宫的红墙间。他开玩笑道:“遗憾啊,南京那些东西没回来。”他指的是当年文物南迁时留在南京的部分。“但是,抛开个人感情,这些东西都是国家的,放故宫是,放南京也是。有人说‘你们东西那么多都给你们也是压箱底,来我们这也能发挥作用。’也十分有道理!放在哪里都是同宗同祖的。”摄影余荣培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建议下载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浏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图话】一家五代都是故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