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榴莲

豆瓣一刻 豆瓣: 166℃ 评论

去年冬天无意间见超市冷柜,七零八落躺着无人“领养”的各路雪糕冰淇淋,似是厂家趁热力推,吉时一过便原形毕露满目苍凉,再没人愿意多看一眼。这其中就有两盒榴莲雪糕。

我双眼一亮赶紧拿起,产地似乎是香港(还是泰国?),仔细一翻还有四盒,于是痛快结帐。

大多情况是,喜欢鲜食榴莲的人不一定瞧得上其他榴莲制品,那是为不敢尝试榴莲的人发明的缓和剂。但此番榴莲雪糕的包装赫然标注“含丰富果肉”!如此豪言壮语我当然跃跃欲试。

原来仿真得有模有样,剥开是一层黄色肉衣。一二三口下去接连吃到厚实果肉。功夫深、诚意够,还呼呼冒着冰气。我一想不得了,眼下接近寒冬,怕是所有超市都在抛售处理雪糕,于是快马加鞭突击扫黄般赶紧就近搜罗。

几个超市跑下来,最终我承认运气欠佳,一无所获。

不过不要紧,夏天就要来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日常花费节制,唯有碰到钟爱的食物会不惜血本。

买过最贵的大闸蟹,在寝室蒸来吃;金牌老店的月饼刚上市(最贵的时候)就一掷千金毫不手软;当然更有榴莲金黄满地,我挑一个最大的,付给老板两张百元钞。

这便是我生命三大挚爱美食,也有三恨——苦瓜、香椿、木姜子。

忆起大四那时候租房子,和一个同班女同学找了栋最阴暗潮湿的小楼,她在三楼,我在四楼。

小楼之下便是成堆平价小吃,专供穷学生苦白领——

炒饭、粉面、零食、卤味、饺子、烧烤、煎饼、奶茶,夏有西瓜菠萝,冬有红薯板栗……总之实惠亲民。

而再往前走的一个拐弯,零散坐落着水果铺子。那是我当时的口腹旗舰店。

其中一个我常去,老板娘常年挎个棕色皮包在腰上,个子高高的扎个头发。她市侩、精明、麻利、一脸假笑。

还记得第一次在她那儿买了四五个多汁厚皮大黄桃。接下来几天山竹、胡柚、杨桃、毛椰……见我爱吃贵的专挑精的便每次都热络络给我拿袋子让我自己挑(别人挑她会不耐烦),还会多送我一把金橘、大枣。

闲聊间说起她儿子上高三,很不听话。那时榴莲刚上市,我在细细闻着。

“回到家都不跟我说话”她黯然说着,似是对我,也像自言自语。

“是学习太忙了,我以前也这样”我安慰她。——“但更可能是他真的烦你”我这样想。

她家的榴莲浑圆个大,开口恰好,我爱没开的,觉得干净。亦懂榴莲分干包、湿包,我爱前者,只是不懂怎么鉴别。

老板娘这时候会提起一只,敲敲晃晃让我闻闻。几秒就给我揪出心好。

我也知道超市冷柜里有成堆的鲜剥榴莲肉,塑料托盘加保鲜膜,贴上标价¥50上下。只是你只要拿起细看,榴莲肉下定会淌出一滩“尸水”,也不知被几多人挤捏审验,是被千万过客Pass掉的过气佳丽,永无天日。

所以还是整只的买来最好。

剥了壳小心取出来,再一一码进保鲜盒冷藏。也可以冷冻,只是不能冻死,里面含着碎碎的冰沙时就是最佳赏味时刻。

毕业前夕的某一天我又到水果铺称了最大的一个,那天老板娘一个劲地笑,我问什么喜事啊?她想了想又捡了一个给我,说送你一个!我儿子考上大学了!

我道了喜谢过之后转身看到她儿子刚进家,还是臭着脸不理老板娘,可老板娘只是笑痴痴的看着儿子的背,穿着拖鞋露出来的脚趾头忽然被脚边的榴莲刺了一下,她吃痛扭过头对着正在挑木瓜的两个女生大呵:“别捏了!哪个都甜一样红!”

俨然一副爱憎分明的嘴脸。

第一次吃榴莲是在广西老家。家里的小阿姨带着上街买,水果铺外成堆的榴莲是青皮的,我记得阿姨问老板“油不油?”,至今也没搞懂是什么意思。只记得最后买了特大的两只回家,剥开后全家呼天作呕,像是死人喉咙里夹出来的死耗子,如此翻倍的恐惧夹击,统统撵出去才好!

可广西的亲戚们却是吃得有滋有味石破天惊。我一个小表弟更是激动得拿在手上就啃,当时只觉得那一颗鬼胎似的东西被他捏在手里,湿滑诡异,还呼呼跳动,看得我太阳穴生疼。

网上见马来西亚榴莲品赏会,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人手一只托盘,胸前挂着这场逐臭盛宴的入场证,觥“臭”交错,每个人脸上此起彼伏偿其大欲的满足。

就应该这样,把我们这样的人都圈在一起。

抽烟的有吸烟区、偷情的有宾馆、男人不能在方圆50米内有女人的地方聊政治、而女人也不能拉着男人逛街。

吃榴莲被歧视,只因味道泼散侵犯,吃相也毫不性感。

想象一下若是男女欢爱、亲子互动、承欢膝下,正浓情蜜意时对方拿出一坨榴莲,画面好看吗?

再两情相悦,总不能你喂我一口榴莲,我还你一个“臭”吻。

这时候得用榴莲干来救场。

一应世面上的榴莲干,包装宣传都唬人。统统主打鲜切、完整、急冻、真空、精挑细选、口口生香。

没必要。

只要是榴莲干,新鲜时种皮繁复、四角八叉的缝合处成了干就最好吃。只因这个部位密度不够,干透后就空心酥脆,不似中间肥厚的肉最后成了灰末,嚼嘴里立马吸干口腔,重重的窒息感。

以前在高速公路见加油站有榴莲干就买了一包,车刚起步觉得不过瘾又吩咐停车再去买,被我爸怒斥,我只赌气撒泼道你根本不懂!

是啊,就跟我也不懂赌钱的乐趣、吸毒的快感、偷情的过瘾一样,但我知道这是实实在在、一厢情愿、飞蛾蹈火的感情,否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吃过的榴莲品种不多,国内的榴莲基本来自泰国。长柄、金枕、红肉、猫山王(这两年大火)……品种本就稀缺,再一经漂洋过海,根本再无二选。

前几日见电视里,普京与各国领导人踏入红毯。鹤立鸡群、气势汹汹,正如一只最骄傲的榴莲。若我是新马泰榴莲农,种出来的新品种肯定命名“普京”。

个头是角尖硕大的,气味侵略刺鼻,味道浓甜微苦,有酒味,肉质紧密难缠,核大!

如按这一原则还可推出别国政要“新品种”——

“奥巴马”牛油果,看似营养丰富实惠百搭,其实索然无味;“金正恩”圣女果,指鹿为马粉饰幸福,一手遮天由蔬菜变水果;默克尔是脆皮大西瓜,任劳任怨、随意摘取、开膛即食、人人满意;伊丽莎白Ⅱ是最好用的门面包装,随意点缀就万人哄抢,但经不住琢磨,死板且鸡肋,是罐头樱桃;反之朴槿惠笼络人心,抗癌养颜又低价亲民,是黄皮红瓤的西柚;安倍晋三近日吐血,是一咬见红的紫皮酥李。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普京”榴莲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