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姓名、没有职务、没有军衔、更没有同情,只有一个代号。他们只需要做到三点:一,坚持;二,服从;三,坚持服从!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参加空降兵某部集训队的队员们在实战化的环境下进行着魔鬼式的训练,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在通往军人荣誉的路上,这群90后男孩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摄影/余红春 编辑/王崴
清晨,队员们乘橡皮艇沿着河道秘密向“敌”后渗透——这是空降兵某部集训时的一个画面。“魔剑”必定出于“魔炉”。只有以逼真的战场环境培养出的超级战士,才能在关键时节、关键位置发挥关键作用。
在开训动员大会上,数十名来自空降兵某部20多个连队的优秀骨干,集结在皖东某地。队员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是什么训练。在“地狱周”中,他们要克服疼痛、寒冷、干渴、饥饿,常有队员在行军中睡着,撞到树上、掉进沟里。
一名队友正为来自四川的18号队员脸上涂抹油彩,他出生于1993年。尽管空降兵某部实战化训练早已常态,但这次集训中特殊的训练内容,一直是空降兵战士梦想中的挑战。
“像打仗一样训练”,对于队员们来说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他们正在教员的真枪实弹射击下匍匐前进,磨练心理素质和作战能力。由于空降兵的特殊职能,需要他们有“刀锋一出,摧枯拉朽”的过硬本领。
1991年出生于福建的11号队员 (右一)与队友们一起冲过炸点。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集训,上次集训他没有拿到优秀勋章,这一次他为荣誉而战。
模拟战场环境,队员们在泥潭中进行摔跤训练。
1991年出生于广东的28号队员从小家境富裕,他与队友们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要在充满烟雾的帐篷内呆上半个小时。他在日记中写道:“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教员冷代君(右)年初刚从委内瑞拉“猎人”学校受训回来,他常说的一句话深深印在队员心中:“只有寒冷才能让人保持清醒,我要让你们知道‘冷’字怎么写。”
1994年出生于辽宁的13号队员(左一)进行快速出枪射击训练,在集训中他以综合成绩第一的名次获得集训勋章。
队员们背着25公斤重的背囊在乡间小路上连续急行军24小时,成绩落后的队员要受到惩罚。小组的队员们相互搀扶着冲过终点,筋疲力竭。
队员们用高压水枪进行洗澡。
早操后,队员们利用点滴时间休息。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昨天是最轻松的日子。
上一期集训的6号队员李兴(右)如今成为这期集训的教员,他将这期集训的6号队员(左)捆绑住手脚后扔进水中,进行水中求生课目训练。“今天的无情折磨,是为了让你们在明天的战场上活着!”教员大吼道。
一名队员通过缆绳横渡过水面,向“敌后”进行武装渗透。无论多艰险的道路,也阻挡不了战士们向前的脚步。
1991年出生于江西的38号队员(中)在极限反击训练中受伤。这种训练中,见血是结束“战斗”的唯一通行证。
在队员们用竹子自制的筷子上,刻着他们的口号。
1993年出生于河南的33号队员(左)与队友在枯树中寻找蛀虫充饥。为了切实锻炼队员们的野战生存技能,他们要在没有任何食品的情况下,深入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里走、食、住、藏,完成行军、战术对抗等训练。
队员们在野外宿营。
25号队员(中)主动参加最残酷的反战俘训练,锤炼自己的意志。
队员们大都会带着九成新的作战靴参加集训。艰苦的训练能让作战靴两三个月就穿坏。
“魔剑”必定出于“魔炉”。只有以逼真的战场环境培养出的超级战士,才能成为现代战争克敌制胜的“神兵”。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尽管队员们晒暴了几层皮,平均掉肉10公斤,没有一个身上不带彩,但他们的内心却异常充实,精神却无比强悍。
{'Name':'cnt_article', 'Content':'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建议下载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