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茶馆》:半个世纪的交相辉映

豆瓣一刻 豆瓣: 178℃ 评论

2014年,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和北京曲剧团重建30周年,京韵十足的《茶馆》、北京胡同里的《四世同堂》、重现清末民俗的《正红旗下》、饱含人间冷暖的《骆驼祥子》等四出“压箱底”曲剧大戏,在北京天桥剧场轮番上演。其中《茶馆》已经时隔五年未与观众见面。这部苦涩深刻而无法超越的经典,见证着时代变迁和人心浮动;以北京曲剧的形式上演时,似乎找到了最为合适的形式,声声念白句句唱腔,无不直击人心。


110009/?douban_rec=1

应宣传新《婚姻法》而生

北京曲剧是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唯一地方戏曲剧种。它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原称曲艺剧。1949年4月,北京曲艺艺人曹宝禄魏喜奎、顾荣甫等组织“群艺社”,在前门箭楼游艺厅演唱曲艺。为了使节目丰富多彩,他们在“拆唱八角鼓”的基础上,以单弦、琴书、大鼓、京剧、评剧等唱腔演唱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探亲家》《新打灶》《四劝》等“解放新戏” ,这些小戏被称为“新曲艺剧”。

1951年,为了宣传新《婚姻法》,老舍创作了《柳树井》,交给“群艺社”排演,魏喜奎、关学增、孙砚琴等以声情并茂的演唱,生动贴切的表演,将这出用北京语言、北京音乐表现北京人新生活的新戏搬上舞台,受到观众欢迎和认可。一个新的剧种伴随着新戏《柳树井》的演出诞生。在老舍的建议下,也为了区别河南曲剧,这一剧种定名为北京曲剧,并一直发展至今。

略微了解新中国法律历史的人都知道,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是由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新式婚姻家庭制度。尽管民国之后旧式婚姻制度已经受到冲击,然而普通市民仍然深受其影响。加上新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结构处于重大转型之中,制度健全与意识形态的重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尽管《婚姻法》确立的新理念在解放区和军队系统中施行较为顺利,但是进入旧式传统较为浓厚的地区,仍然难免遇到困难。

当时的《人民日报》这样批评道:“封建思想的残余……在婚姻问题上,却表现得最为明显与突出,流毒也最广。”不少地区,包办买卖婚姻仍很流行,婚姻自由仍被干涉,妇女因受压迫、受虐待要求自由结婚、离婚而遭杀害的案件,因不堪忍受旧势力残害而被迫自杀或他杀的数目居高不下,各种惨剧悲剧触目惊心,一时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不少群众对《婚姻法》不了解而产生恐慌和误解。有人说《婚姻法》就是“离婚法”、“女人法”、“要斗争男人、婆婆了”,说是“穷人翻了身,老婆离了婚”。

为此,周恩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的指示》,要求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新《婚姻法》进行落实执行和大力宣传。一年多前刚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老舍,在这一背景下创作了有关婚姻自由主题的《柳树井》:饥荒中,年仅十三岁就被卖到王家的李招弟,不断受到婆婆与大姑子的虐待。在新《婚姻法》的保护下,得到了解放,也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全剧的句法均是对仗工整的鼓词结构,句与句之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当时的歌剧、京剧、评剧、快板剧、话剧等都在演出《柳树井》。但是,其中北京曲剧演出的效果最好。根据老舍先生的建议,演员们选用了单弦里的一些曲牌,乐队也有了固定编制,除主奏乐器三弦外,还增加了四胡、二胡、南胡、洋琴、低音胡等,还在塑造人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柳树井》的成功标志着北京曲剧正式诞生,舞台上有了定制。用当时的评论说:“扎根于人民当中的老舍给予了北京曲剧一次触及灵魂的助推。”

二十年后曲剧与老舍的再结缘

同一时期,老舍拿出了多部广受赞誉的“宣传”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当时被称为“三结合(领导出思想,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典范的《龙须沟》:居住在龙须沟旁的下层北京居民经常遭受国民党、恶霸、流氓的迫害和恶劣环境的威胁,生活凄惨。解放后,龙须沟同北京一起获得了新生。人民政府依法惩办了恶霸流氓,清理了龙须沟的自然环境,帮助沿岸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龙须沟》公演后,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周恩来异常兴奋:“虽然我们进城的时候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但是老百姓并不明白这个政权是干什么的。我要做很多的报告、办很多的学习班才能做到的事情,老舍一个戏就做到了。”为此,北京市人民政府给老舍颁发“人民艺术家”的嘉奖,上面提到:“《龙须沟》阐述了人民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柳树井》之后,北京曲剧团的第二部戏是《骆驼祥子》。“那会儿曲剧特别红。前门小剧场‘杨啼骆’(《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三出大戏轮着演,观众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去看,十分钟两分钱。”北京曲剧团的台柱之一孙宁回忆。孙宁1975年入团,他入团的时候,正处于“中国评剧院是地主,北京曲剧团是富农”而被批斗的状态。不论什么剧种,都要唱样板戏。戏里只有三种人物,好人、坏人、中间人。主角的唱腔必须唱到多高的音高,一出戏要有几个“中心唱段”,都有明确规定。

1980年代,曲剧团无可挽回地走了下坡路。天天闹“改制”,天天听说剧团要被裁撤。直到《龙须沟》上演,成为当年的舞台黑马,重新与老舍结缘,曲剧团开始焕发新生。1996年,北京曲剧团排演了《茶馆》,为了和人艺版话剧《茶馆》众声喧哗的开场迥异其趣,导演顾威设计了一个“静开场”。纱幕背后,演员有如雕塑一般摆好各种各样的剧中造型。序曲响起,“四九城闻名的裕泰老茶馆儿,大方桌宽条凳烫金的对联儿,铜搬壶细盖碗小叶香片儿,侃西山道北海取乐消闲儿”——“四九城”是北京的别称,这一称谓是当年准备到台北上演曲剧《茶馆》时有心做的“技术处理”。一年后,曲剧《茶馆》从北京唱到了台北。那是老舍在台湾解禁的开始。

与话剧相比,曲剧在唱腔上的优势分外明显。多种曲艺形式间的切换极其自然,能够引导观众进入情节,营造笑中带泪的效果。不过,要上演《茶馆》并非易事。“上一次演出《茶馆》,还是5年前的事。这次重新排练这部戏,是希望能够将那种老北京的感觉重新带给观众。”北京曲剧团艺术室副主任顾伯岳这样介绍。《茶馆》虽与《骆驼祥子》《正红旗下》《四世同堂》同作为北京曲剧团的“看家戏”,但其他三部大戏这几年曲剧团一直在演,甚至远赴港台巡演,唯有《茶馆》停演了5年时间。“这也没有办法,《茶馆》人物众多,每次演出都要倾全团之力。”顾伯岳表示,由于《茶馆》需要的男演员众多,此前演出时甚至连团里的厨师、司机都要上台表演,才能勉强凑够演员人数,而随着老演员年龄增长,表演整出戏也在体力上有所局限,这些都是《茶馆》停演5年的原因。直到2012年北京曲剧团招入的一批新演员,让《茶馆》重排在人员方面具备了条件。这次重启《茶馆》演出,也是《茶馆》在北京曲剧团里首次全专业演员演出。

被如实记录的无法之境

《茶馆》的故事世人皆知。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解放前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民族资本家秦二爷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被豪取强夺最终破产;茶馆老板王利发一生八方应酬不断改良,然而最终茶馆被霸占,只能上吊自杀。剧中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何不断挣扎,寻找出路,路却越走越窄。而放在法律人的视野来看,或许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一个秩序败坏、弱肉强食的无法时代。

第一幕发生在清末,原本是倾覆之年,老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然而“繁荣”背后隐藏着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皇权秩序即将崩溃,基层社会也人心惶惶。宋恩子和吴祥子作为北衙门的侦缉,见到寻衅滋事、吸毒贩毒、买卖人口均不过问,却四处以搜捕戊戌余党之名作威作福。第二幕则发生在民国初年,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逃难的百姓堵在茶馆门口,乱兵抢劫无人敢拦,宋、吴二人摇身一变成为“革命政府”查捕逃兵的督查,不时敲诈勒索。第三幕则发生在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美军支持下控制了全城,军用吉普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各式“会道门”勾结特务欺男霸女,流氓勾结官吏霸占民产……王利发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也即将在一夜之间被“没收“、”征用”。

这样的无法时代,缺乏的是基本的社会秩序和治理规则。因而善良者总被压榨吞噬,狡诈者总能左右逢源,强权者非但得不到制约,还培养出众多迎合他们的走狗。尽管有法律有警察,却不能公允执法;城头变换大王旗,唯有百姓成为被鱼肉的牺牲品。这样的时代,理应被葬送。而老舍正是带着这种想法创作了《茶馆》前三幕——实际上,按照他原本的设想,《茶馆》除了能够记录礼崩乐坏,还能继而描述和歌颂一个秩序重建的新时代。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这样回忆道:“创作《茶馆》的最初意图和我们国家的第一部人民宪法有关……现在大家看到的三幕话剧……葬送了三个不同的时代——大清帝国、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此言不虚,老舍写《茶馆》,正是想在《柳树井》和《龙须沟》之后,继续配合法律和政策进行宣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老舍抚今追昔,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因此,他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构思,利用三个时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活灵活现地演示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刻画出那个时代的病态现实和症结所在——他希望,以此为基础,看完《茶馆》的人们将可以理解宪政秩序对于每一个普通人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茶馆》甫一上演,不久便被贴上了众多诸如 “怀旧”、“宣扬今不如昔”、“为旧时代招魂”的反动标签。不久,老舍也被打倒,并走向了太平湖底。

多年过去,《茶馆》从谱上“革命红线”方可上演;到排除干扰恢复原版,再到成为不可逾越的舞台经典。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天桥剧场里灯光亮起,曲剧终场时的丝弦协奏响起,观众的欢笑与泪水已经证明,这幅沾满人世坎坷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不愧是 “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而那些法律与尊严都被无情践踏的时代,也终于成为过去。唯有对苦难的同情和对艺术的真诚,能够穿越世事变迁,成就不朽的经典。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曲剧《茶馆》:半个世纪的交相辉映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