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湖、冰河与冰车

豆瓣一刻 豆瓣:齐物秋水 247℃ 评论

冰湖、冰河与冰车

那片水,也能称为湖么?

上学路上,半途道边有水,在孩子的眼中,好大一片,且有堤分割为若干块,清晨有人在堤上慢跑,堤下水波粼粼,算是惬意的。这样的水,于体量尚小的稚童看来,说湖是无疑的,如今回顾,似未免有些过誉,不过勿管如何,且称之为湖罢。春秋季的湖,冷冷然,与人无亲近感,夏日是好的,水气腾起,凉意顿生,走在湖边,立时感到与他路相较降下几度的气温。湖里未尝不可以游水,但水中水草丛生,太多的危险阴影潜藏,难测得很。果然,有次出事了,恰是中午,溺水者的遗体捞出后暂放路边,用芦席遮盖着,却又未能护住全身,露出两只脚。此时正是学生上学,走过这必经之路,大家都知晓怎么回事,不约而同都只走路的另一边,却又怯又忍不住朝那一侧望几眼,烈日下,一双裸露的脚有些发青,水迹早已晒干,学生们快走几步,过去了。

自此,夏季的湖中游乐减了许多。

然而,于我而言,最快乐的湖是冬天的——结冰的湖。自北风刮起,棉袄上身,每日上学校,眼见得那湖水先是结起一层冰凌子,小孩子跑下堤,俯身揭冰,薄薄的,塞到同伴的脖子里,引来一阵笑闹,凌下的水兀自微漾;时日慢慢过去,冰愈结愈厚,从初始的敲打下会裂开,到猛击只有白印子而已,更勿论在冰上跺脚,这真是冻结实了。而此时,我知道,滑冰车的时候已然到来。

冰车,是每一家要给孩子备下的,平日束之高阁,逢着季节才拿出。其实也简单,若干木条或板子,及两条三角铁,就可构成一个冰车,外加两根钢钎子,即为一套。三角铁要寻到合适长度的不易,何况两条一般齐,那就须器具截一下,再用车床将一边条棱打磨,使之光滑锃亮(以利冰面滑行)。木板拼合一个平面,三角铁置于下方做轨或“脚”,固定住即可,平面需多宽,就要看孩子的身量了。孩子在冰车上的姿态,或坐或跪,前者要舒适些,但起坐不太便利,动作缓慢些,后者利于行,不过玩的时间久了,膝盖生疼。具体怎样,看个人的喜好吧。钢钎子好比船上的桨,是行动的关键之物,下部自然要磨成尖状,好戳入冰面,把手处尽量做得舒适些,小孩子握起来便利,因是铁质,最好缠些布,或干脆安上木柄,不过即使如此,滑动时也要戴上棉手套,天寒地冻,不护怎行。

那时上学,要往学校跑两回,早晨一次,中午回家吃饭,休息会再去。冰湖恰在家和学校的半当间儿,若放学后返家取冰车,浪费时间不值当,大家都趁中午回学校时顺带拿上冰车,到教室后搁在课桌底下。如此这般,下午的两三堂课过得可就稍有些艰难了,脚不时触碰冰车,心痒痒的,听课时时走神儿。

终于,下课铃声响了,心神不宁的孩子们背起书包,挟起冰车就走,飞鸟投林般来到湖边。冰面如饺子锅,很快聚起了一群“小饺子”,迫不及待放下样式各异的冰车,或跪或坐,挥动钎子,在冰面“哧溜”、“ 哧溜”滑行起来。湖乃静水,冻结得极平,虽还不至于光滑如镜,但也所差不远了。这实在是孩子们滑冰车的上好场所,直是满场欢腾。也有成年人穿着冰刀鞋来,却在鼎沸孩子的衬托下,似有些孤寂,有的滑着滑着,可能觉得无趣,走了。

冰面虽大,但冰车繁多,速度也快,难免撞在一起。木头碰到木头,人不会受伤,不过有时稍猛,车上的人也会一个趔趄,倒在冰上,起来拍拍棉袄棉裤,上车继续玩。碰撞事件中,普通冰车最“怕”遭遇高座冰车,后者是在平面上加了个小座位,不仅要高一些,且做得阔大些,前者面之,有仰视感,且撞击时,必然是要后退一二尺的,自然不太爽快。不过高座冰车也有弊端,虽高高阔阔,却失之笨重,转弯,或遇窄处,不太灵便,为他人笑话。

冰面原是极平滑的,但在数十孩子与冰车的横冲直撞之下,不久便伤痕累累。这其中,有划痕,乃冰车的两道轨横横竖竖之游弋留下的,有点击痕迹,就是钢钎子不断戳冰造就。在冰面实践中,也可看出谁家的冰车轨打磨得精心,那些钎子一撑,车子便如飞而去,畅达之极的,必是三角铁着地一棱锃亮无比,与冰面的摩擦力达成最大和解的;而另一些,不管舵手如何使力,冰车总是现出犹疑不决之态的,多半是在大半年的束之高阁中生锈,又未及时处理,难免让小主人不快,只能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中自行打磨了。

这样的玩耍,多数人是戴着手套的,且钎子把手或为木质,或有布缠绕,虽如此,但聚力于手这许多时间,手掌仍会发热,卸去一看,掌心通红。而那些莽撞的孩子,连手套也不戴,玩儿不多久,忽感手心异样,张开一看,咦,两三个水泡出现了。

放学虽不算晚,但疯玩嫌时短,不知不觉,天擦黑了。陆陆续续,有人收拾好车子,挎上书包,呼朋引伴,上堤回家。

冰面慢慢又开阔起来,向沉寂拢去。

滑冰车并非只有冰湖一个地方可去,家附近还有一条河。礼拜天,功课做毕,若想玩,湖是有些远的,懒得跑,就选冰冻的河。

河自然不太大,因太阔是冻不上的,但亦不算小溪,夏季涨水时颇有点气势汹汹。冬天河水少多了,但冻结起来也足够冰车驰来驰去。小河冰冻的样子,与冰湖大相径庭,河水是流动的,在极低的气温下也会凝冻,但冰面不会太平整,且时时会有成白色絮状的冰层,这为冰湖所无。冰车遇到这样的地形,会一下子陷进去,无法前进,只能搬开,另觅佳处。且气温还未低到将河流冻成冰坨的程度,上面是冰面,底层尚在哗哗流动,那玩耍的人可要小心翼翼了。

去河中玩,无成群结队的阵势,顶多少数几个伙伴,有时找不到伴儿,我单个儿也去。河临山坡,自缓处下去,入河耍耍。其实也有陡峭的地方,那里在夏季是可以上下的,很险,但小道仍能走人,枯水期跨石头过河,沿着小道攀援而上,有惊无险,满足小孩子的探险心理,不过冬天不知怎的,河水满溢上去,且结冻,小径下部已变冰道,谁还敢走?然而每每看到,总是遐想自己坐着冰车,沿此自上而下飞速滑动,该有多畅快。自然遐想即瞎想,因后果只余下屁滚尿流,冰车散架。

在河中滑冰车,顺畅是不及冰湖的。地界不够宽敞无疑,另有障碍物稍多了些,一是前述那种白色絮状的冰层,再是突兀的冰棱或石头,毕竟是流动的水冻结,不可能平坦如镜。虽有如此不便,却非全无乐趣,那就是考验冰车的质量与座上人的技术,如何在险恶环境下左冲右突,考量地形,绕过阻碍,尽力滑动得更远,到实在动不得为止。这要费更多的精力,小孩子呢,总是乐此不疲的。

在极寒时来冰河中玩耍,虽冷,但冰冻得结实,终无掉下去的忧患。待得天气返暖,玩心重的我们仍来玩儿,此时的河,虽表面还是覆着许多冰,但范围已缩小,且哗哗流水声清晰可辨。寻找滑车处可就艰难许多了,好不容易在一处滑起来,钎子戳下去,时时就捅穿了冰层,直接触到水流,真是险象环生。终至压得半塌了一块冰,冰车半陷,慌乱中,一只脚也踩水里,赶忙捞起冰车,寻路上岸,打道回府。一边走,一边跺棉鞋,似乎以此抵御沁上来的透心凉意。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冰湖、冰河与冰车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