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何时传入中国

豆瓣一刻 豆瓣:唐山 216℃ 评论

“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是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所记的内容。文中的饽饽,即饺子。

逢年过节吃饺子,已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饺子因此又被称为“国食”,但饺子何时出现,一直有争议。

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饺子出现在汉代,为医圣张仲景所创,他见冬天穷人耳朵被冻烂,因此发明“娇耳”,先将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熬煮,再捞出切碎,包入面皮中,即今饺子的鼻祖。

此说为民间传说,并无史料佐证,且内容极荒谬:辣椒原产美洲,明代始传入中国,张仲景怎可能见到;此外,“饺”原作“角”,读如“决”,和“娇耳”发音相去甚远。

在东北,确有“吃了冬至饺,耳朵不冻烂”之说,属于“顺势巫术”的一种,即将“相似”视为“相等”,因为A近似B,则A就是B,B又像C,则A又等于C……如此传递下去,致信息完全走样。因为饺子外形如耳,便说它能防止冻耳,因为有药效,进而附会上名医发明的传说,实不足为训。

事实是,饺子很可能是舶来品,只是在中国发展得特别成熟,被误认为“中国特产”。

馄饨的名字为何这么怪

饺子源出于馄饨,三国时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中记载:“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从造型看,显然就是后来的饺子。

馄饨之名甚怪,学者张锐认为,古人有三种解释。

一为借音说,称汉代北方匈奴有浑氏屯氏两个首领,杀人如麻,为百姓所恶,故于冬至吃“肉馄饨”,以解心头之恨。但最早记录此说法的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明确指出:“则其(指馄饨定名)来久矣,非出胡虏也。”

二为避讳说,因混沌本为天老(天神的一种,亦被认为是中央天帝),为避其讳而称馄饨。但此说并未解决为何叫馄饨的问题,且古代“混沌”和“馄饨”之音相差较大。

三为祭祀说,始于南宋周密,他认为南宋临安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祖,即“阳气发生,当食馄饨”,因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似天地混沌之象”,但前文已说明,“混沌”和“馄饨”在古代并不谐音。

汉代杨雄在《方言》中说:“饼谓之饦,或谓之饦馄。”

古人说“饼”,与今人不同,《说文解字》释为“面餈也。从食,并声”,因面粉加水即可合并在一起,故所有面制品均称饼,饼即并,“溲面使合并也”,到唐代时,仍然是面条称索饼,面片称汤饼,馒头称蒸饼。

杨雄所记“饦馄”,可能就是馄饨之名的源头,而称饼为“饦”,则隐含着重要的信息。

馄饨出自古伊朗语

众所周知,小麦原产于中亚,目前发现的最早遗存在今伊朗西部Chogha Golan地区,距今9800年。小麦自中亚分别传向东西方,故各地小麦制品的名字均以中亚为本。

学者高启安指出,小麦粉在古波斯语中读作peste或pist,今英语称馅饼为pie,意大利语中的pizza,法语称馅饼皮为pastry,均与此相关,俄语中小馅饼、面包房、甜点等,第一个读音亦为p。

古代中国有饆饠(亦称毕罗)、馎饦(亦称不托)、餢飳等外来食品,唐代相关记载尤多,它们究竟是什么,至今有争议,但它们音均近peste或pist。

古人不明此理,强作解人,比如晚唐李匡文(宋本题作李济翁著,是为避赵匡胤之讳,而济翁是李匡文的字)在《资暇集》中曾说:“毕罗者,蕃中毕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馄饨,以其像浑沌之形,不能直书浑沌而食避之,从食可矣。至如不托,言旧未有刀机之时,皆掌托烹之,刀机既有,乃云不托,今俗字馎饦,乖之且甚。”

即以馎饦为例,古书记载有不托、浮饦、勃饦、饽饦等多种名目,显然是拟音而成,李匡文之说不成立。至于“饦”,应为馎饦的省称,在唐代,“饦”已成面制品的代称。

沿着循音探源的思路,就会发现,馒头、馍馍,亦为p音浊化所致,馄饨、锅塌、疙瘩,也与peste或pist相关,只是古代唇喉二音同转,致偏离较大。

从饆饠到饽饽

除了语言学证据外,还有考古证据。

唐代时,饆饠、餢飳传入日本,列入神社贡品“神馔”中,日本古籍记载了二者用料、加工方法,且日本出土了二者的泥制品,从造型看,饆饠就是饺子,只是略大,有花边,油煎而成。

证诸史料,唐代有“蟹黄饆饠”“樱桃饆饠”,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有“猪肝毕罗”“羊肾毕罗”“羊肝毕罗”,可见都是指馅料,做法相同。

向达先生说饆饠是手抓饭,因波斯语中手抓饭被称为pilaw(或pilaf),音近饆饠,在维吾尔语中,至今仍有polo之说,但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明确写了饆饠的做法:“蟹黄淋以五味,蒙以细麦,为饆饠,珍美可尚。”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写得更明白:“粉皮熟油抹过,切作四片,盏盛,装馅蒸熟,匙翻堞内,浇好汤供。”显然是指面制品,与米无关。

向达先生之所以误判,因pilaf直到13世纪才被人所熟知,17世纪才见诸文献,可能10世纪已有此食物,但明显晚于饆饠。

饆饠急读,即为饽或馍,《集韵》中说:“毕罗,修食也。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呼为磨磨。”明清两代,饽饽或馍馍更为通用,饆饠一词渐渐失传,有学者认为“只是明清之时,内地此类食品已不流传”,其实只是做法有改变,饽饽(饺子亦为饽饽的一种)仍在流传,古代饺子成本略高,只在逢年过节时食用。

最“老”的饺子才2600年

饺子历史悠久,当时东西方文明是否已有交流?

从考古看,饺子历史最多可上推到2600年前,此时东西方文明已有较密切往来。1978 年山东滕州春秋墓葬中,发现一套青铜礼器,其中铜薰内摆放了一些三角形白色食物,内有屑状馅料,被认为是馄饨的雏形,但尚无定论。

在重庆市忠县涂井汉墓群中,5号墓出土了庖厨俑,厨案上有泥制饺子,与今天造型近似,呈半月形,馅料饱满,接口处捏有花边,此墓断代为三国时期,被认为是目前所发现的、确认饺子出现的最早证据。

汉代是东西方交流的高峰期,特别是张骞“凿空之旅”后,中亚文化大量涌入中原,汉灵帝就喜好胡饼,胡饼近似今天的“馕”,其中有带馅料的,如“古楼子”,宋人在《唐语林》中记载说:“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而食之。呼为古楼子。”

最早出土的饺子实物则属唐代,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村(维吾尔语中,阿斯塔那意为“首府”,此处靠近古代回鹘王国都城高昌,故有此名)唐墓中,发掘出完整的饺子,造型与现代饺子一致,只是不知馅料为何。后在新疆地区又出土了饺子食物,与阿斯塔那村的发现完全一致,可证饺子此时已普及。

总之,饺子没有想象得那么“老”,具备舶来的可能。

馒头也是舶来品

与饺子经历近似的,还有馒头。

传说馒头发明者是诸葛亮,此说法最早见于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助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祠,神亦助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至晋卢谌《祭法》,春祠用馒头,始列于祭祀之品。而束皙《饼赋》亦有其说,则馒头疑自武侯始也。”

意思是诸葛亮平定南蛮前祭奠河神,因不忍用人头祭祀,便用面团包裹切碎的牛肉和猪肉,做成人头大小,蒸熟后投入水中,“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此说并无历史依据,连高承也承认是“小说云”。

其实,不仅汉语有馒头之说,维吾尔语中也有“曼头”,突厥语中也有manto,即肉馅团子,柯尔克孜语中有“馒特”。在今天新疆餐馆中,可见烤包子,即为“曼头”。

既然饺子由饆饠转化而来,而饆饠又从国外输入,为何今天外国人不吃饺子呢?

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外国人也吃饺子,只是在技术上不如中原成熟,意大利食物中有ravioli,和中国饺子极为近似,且与匈牙利饺子、俄罗斯饺子不同,ravioli并非从中国传入。

饆饠在中国发展成了精美的饺子,而在西方,可能渐被其他带馅食物取代。

饺子真的是交子吗

饺子在中国流行,与宋代商品交易发达有关,南宋时“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为提高交易速度,宋代游商推出多种方便食物,如包子、汤圆、油条、挂面等。

从饆饠到饺子,一是体量变小,可一口吞下,方便食客,二是以蒸为主,操作方便,上菜时间亦短。

清代附会说饺子即交子,除夕夜食用,表示除旧布新,亦误,宋代称饺子为角(音如诀)儿,因其大小如药丸,而药丸古称角。角与饺音本不同,明清时中原口音变化,角儿被讹为“饺饵”,才与交音近。

饺子还有一个名称,即“扁食”,可能也是外来的,蒙古语、达斡尔语、撒拉语、维吾尔语等中都有此音,至今用来指称饺子。宋代石茂良在《避戎夜话》中说:“今人供上左右寝室皆如法,并吃馄饨、扁食,乃金人御膳也。”

虽然饺子可能来自西方,但它在中国得到最充分发展,并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蒙古大军征战欧洲时,又将改造后的中国饺子带向西方,饺子成了东方文化的名片。

传说清宫每到除夕吃饺子必用素馅,但从《清宫膳食档》看,光绪十一年(1885),“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馅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看来,皇帝也是无肉不欢一族。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饺子何时传入中国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