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平壤市區,漂亮嗎?
如果你是一个平壤小白领,你的生活可能是:一天八小时工作制,一周单休(只休周日),1月1日新年节休息一天、4月15日太阳节(金日成主席诞生日)休息一到两天……其他大大小小的节,大概都休息一到两天,啊,没有年假的。
幸好,出国受严格限制,最多在家里附近走走,也不需要长假。
从吃穿用度到工作房子都是国家分配,平壤十八个区每区都有电影院和地铁,有很多很多商场──当然,电影院都是国产电影,商场都是自己的品牌(只有一间卖中国产品的光复商业中心)。啊,也有KTV可以唱歌喔。
“那,你们上下班要多久呢?通勤时间?”长期在北京地铁里锻炼的本人很好奇。
“每个住宅区附近都有地铁啊,上班很方便的,最多一个小时吧。”
“哇!很方便。”
“是呀。”听到称赞,出身平壤的导游妹子很开心。
导游告诉我们一个故事。
某次奥运,朝鲜拉拉队去了,碰见南韩队,南韩队问“可以摸你们的头顶吗?”
原来,南韩队一直以为,北朝鲜人长相丑陋,头上有角。
我在看朝鲜时,是不是也是“啊,原来头上没角呀”的心情呢?
朝鲜的五天四夜,我每天埋头写写写,纪录导游告诉我们的、我问导游的各种问题,写了很多张鬼画符(朝鲜的马路非常不、平、稳),因为这个国家很特别,值得每个去的人,仔细看。
1.
“可以转达我们的实际情况吗?让更多的客人来,好吗?”
这是导游妹子这五天来讲最多的话,第五天去机场的路上又叮咛了一次。
大家可能都会想笑,不管是记者还是旅客,大家都会在同样的景点碰到对方,朝鲜开放的景点就那么几个,多数人看到的是标准的模范城市、模范农村,出行通知上写的是“不要拍摄落后和不好的地方”,实际情况?谁知道!
我只能把导游告诉我的话、还有自己高度近视的双眼,一字一字敲下来。
2.
在北京机场我搭讪了两位中国商人,起因是我看他们熟练地往一个朝鲜人手中塞烟,称兄道弟,我就凭着“做媒体人必须不要脸”的核心准则跑去跟他聊天。
起初他们很防备,你问这做啥?
我说,我是台妹,第一次去朝鲜,紧张又好奇呗。我的台妹招数再一次成功,那两人松口,告诉我他们与朝方合作办厂,常常往来中朝。
“那里的人呀,很善良,穷,但是不会偷东西。工作勤奋,素质很好。我们录用当地人,很放心。金正恩上台后,对外政策还是开放了一点,我们2010年就开始跟朝鲜合作,那时可真保守。”
我发誓,当时我的表情很奇怪,金正恩上台后,对外政策还是开放了一点?
他们说,哎呀小姑娘,去了之后仔细看看吧。
一下飞机进入朝鲜海关,迎来了传说中的“检查手机”。
每个旅客都会填入境申报单,也就是你身上有没有相机、手机、摄像头、定位器等等等,前头的几个西方老外不断跟朝鲜海关人员争执,本人看图说话,剧情很可能是“你的手机太多西方电影!删删删!”“凭啥呢你!”
我有点担心手机里下载的金正恩表情包了……
我申报了手机和相机,海关大哥让我掏出手机放在篮子里,然后过X光机查一下随身包包,然后就把手机还给我──咦,这算哪门子检查?或许是中朝友好吧,对说中文的比较没防范。
平壤旅游,从美丽的导游妹子到服务员,每个人都会把你“伺候”得服服贴贴,还不用给小费。平壤的导游许多都是平壤旅游大学毕业的,明显都有“练功夫”,脚下踩着高跟鞋都可以健步如飞。
对了,我们一团30人配有三名当地导游,全是漂亮妹子,不超过26岁,由于有位印度大哥同团,三名导游中有一名是英文导游。
“你们从几岁开始穿高跟鞋的?”我和一旁的大陆妹子发现不论看起来多可爱年轻的平壤女孩,脚上都踩着高跟鞋,至少五公分,有粗跟有细跟。
“16岁开始,现在穿平底包鞋还不太习惯。”妹子一脸“这种事情很让你惊讶吗”地看着我。
我觉得当导游必须是特工,不但能眼观四方(常常阻止我们这些熊孩子四处乱照),还能踩着高跟鞋追上一帮大陆汉子。
当然,还要会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要娶这样能文能武的妹子,要什么条件呢?
我问了两个导游美女的择偶条件,请众男士对号入座。
第一位妹子给出了两个条件:要当过兵、名牌大学毕业。
第二位妹子三个条件:要入党、要大学毕业(不用名牌)、要帅。
导游妹子表示,朝鲜女孩子找对象的普遍条件是:要当过兵,因为当过兵的男人才会自己打理生活,不会一回家只会葛忧瘫。
“朝鲜女孩一般几岁结婚?”我请教导游。
“26、27吧,我们提倡晚婚。”
“那你26了,现在没男友,家里催吗?
“我姊姊29,没结婚,先催她。你呢?结婚了吗?”导游反问。
“我姊姊30,没结婚,先催她。”
从台湾、北京到朝鲜,好像也差不多。
朝鲜人结婚当天宴请宾客,是吃冷面。
“我什么时候可以吃到你的冷面?”意思就是,什么时候结婚啊你这个单身狗!
朝鲜冷面的吃法是,在面上浇点白醋,放上一坨芥末,拌呀拌,开吃!
味道和在南韩或是北京的餐馆吃到的冷面,截然不同。我们这团多数人的评价是,恩……不太好吃。
朝鲜冷面原先吃起来很淡,我就加了更多的醋和芥末,结果放多了根本吃不下去,这和婚姻倒是挺像的。
3.
来介绍一下平壤人民的食衣住行吧。
平壤没有广告牌,街上的标语全是红色的政治宣传语,目前只有朝鲜自己产的“和平”牌汽车可以有广告牌。
有私家车的人,是对国家有特殊贡献者,比如奥运会得牌的运动员,一般市民都是搭地铁或公交车,公交车一次三毛人民币。
国家会按照家庭人口,一人配一台自行车,至于街上的小摩托车,是在工作上表现不错,公司会发的奖品,每年一次,奖品可能各有不同。
如果你幸运是个有车阶级,车牌照有三种颜色:黄色车牌照代表是私家车、白色牌照代表是国家的公务车、红色牌照是驻平壤的外国工作人员的车。我观察在街上最多的车是朝鲜自家的和平车,以及中国汽车(好多BYD),在住的高级酒店外有奔驰和奥迪,毫无疑问是白色车牌。
不管是汽车、脚踏车还是摩托车,政府在给你时都会有维修证,坏了,找政府去修!
至于住房,当然也是政府分配。
“这些高楼大厦都是民宅。”导游指着平壤随处可见、相似度极高的高楼大厦,告诉我们,这些带有漂亮阳台的高楼都是给人民住的。
在这些高楼阳台上,你不会看到大婶的内衣裤和年轻女生的短裙,阳台上家家户户除了种花,还是种花。
原来,政府为了这座城市的门面,不许居民在阳台晒衣服被单袜子,那在那儿晒呀?导游说,阳台下面啊,你们看不到的地方。
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比如革命烈士后代、过去有为国家建设过的劳动工人等),会分配到比较好的房子,平壤仓田大街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漂亮的居民区。
这里不是景点,导游可能本来也不打算介绍,但偏偏人生地不熟的台北笨蛋指着晚上闪烁着漂亮灯光的仓田大街,天真烂漫地询问别团的美女导游“这里是商场吗?”
别团导游无语,这是居民楼,高楼都是居民楼!高楼带阳台的都是居民楼!然后补充,“我家就住仓田大街。”
我们这团的导游知道后可能觉得很冏,所以在往后的行程中都努力强调,这里是仓田大街,居民楼;那里的高楼也是居民楼……
对了,还必须强调一件事。
平壤大妈的穿著,就与沈阳和北京大妈无异,平壤年轻女孩的穿著,放在沈阳街上也可以顺利融入。我们导游的穿著,更是绝对不输上海陆家嘴的小白领们。
当然,这里是平壤,是朝鲜的窗口,一切光鲜,遮住了一些真实。
但光鲜的平壤,也是朝鲜的一部份真实。
而每个国家的人,不论政治体制,都希望别人看到美好的一部份,对吧?
4.
第二天晚上,我在酒店一楼的咖啡厅写日记,记录一下这两天的各种大小事。
后来加入了同团的两个朝鮮导游和印度哥们儿、香港大哥,五个人用各种口音都有的英文闲聊。
我们聊了好多,最有共同语言的当然是男女话题,我告诉他们,在大陆大城市,男生敢一回家就葛优瘫,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可能就飞出来了。
当我和印度大哥聊起我们各自的生活时,两个导游有时会睁着大眼睛出神,就算他们是国家的优秀人才,仍然不能随意出国旅游。
我问,平壤的帅哥呢?怎么净是美女没有帅哥?她们大笑,帅哥?我们也在找呀!
我告诉她们美国佬和我之间的的事情,原本以为她们会有点戒心(万恶的美国帝国主义),结果听得很入神,还举手发问“你们怎么认识的?”
“以后都会在北京吗?”
从平壤到北京,少女的恋爱问题,也都一样。
香港大哥有只iphone,朝鲜导游有只朝鲜牌手机和一只华为手机,我们互相交换情报。朝鲜牌手机也可以上网,就是一般智慧手机,只不过开机速度有点慢。
当然,手机也是政府发的。
妹子问香港大哥,iphone多少钱?当她们听到价格时吐了吐舌,好贵!
朝鲜一名普通公务员,薪资大概5000朝币,300多人民币。
我问漂亮的英文导游,你去过中国吗?她笑嘻嘻地摇头,没去过,好想去。
这个英语导游是三名导游中最漂亮的,白白嫩嫩,打扮时髦,放在南韩绝对依然亮眼。
我很难想象,这么相似的一个民族,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
写在后面
什么是真实?
我不确定我在这座“样板城市”看到的,真实性有多少,百分之五?
但,人心都是一样的。
“平壤很漂亮喔。”每次我这样说,导游都会笑得很开心。
不论是台妹还是朝鲜妹,都可以聊男女、聊文化差异,聊到帅哥时会花痴笑……
我庆幸,我来到这里的第二天就能明白,她们只是平凡的姑娘,不是稀有动物,头上没有角。
那样的笑容和交流,对我而言,是很真实的。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朝鲜纪行:可以转达我们的实际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