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穷但是喜欢偷东西的人是什么心理?

知乎日报 Moriarty K 220℃ 评论

不穷但是喜欢偷东西的人是什么心理?

图片:sapto7 / CC0

Moriarty K,正常合作请私信,洗稿白嫖劝收手。

这个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研究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做埃斯基罗尔的精神病学家发现并记录了一个案例,病人称自己“基本不能控制自己的偷窃欲望”,埃斯基罗尔仔细询问了这个病人很多问题,他发现这个人和那些一般的小偷确实不大一样:

——他的家境、受到的教育都很正常,也知道偷盗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埃斯基罗尔认为,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全新的心理病症,于是给了它一个名字:

——“偷窃癖”(kleptomania)

“偷窃癖”从源头上来说属于一种冲动(意向)控制障碍,这种冲动控制障碍的学术定义是:

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采取某些不当行为,这些行为系社会规范所不容或给自己造成危害,其行为目的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或解除精神上的紧张感

也就是说,它有三个基本特点:

极强的、莫名其妙的内在欲望驱动,没有合理的动机

迷恋行为本身具有社会(或自我)危害性

3·可以反复通过实施危害性行为解除紧张感 / 获得满足感

冲动控制障碍是个大家庭,偷窃癖只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亲戚还有:

放火成瘾的纵火癖(Pyromania)

无法抵挡拔毛冲动的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

难以遏制攻击冲动的间歇性狂暴症(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无法拒绝赌博冲动,持续、反复通过赌博减轻强烈焦虑感的病态性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

我们可以将这种奇怪的精神障碍用一段偷窃癖者的自白来含括:

我叫小明,今年刚满二十岁,前几天我和我的母亲一起去逛超市,当我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来了,我变得很紧张,全身上下很不舒服、不自在。

我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偷偷的取走那些东西。

商店里到处都张贴着“此处有监控,请自重”这类的标语,我也知道这样做是为人所不齿的,是犯法的,但我依旧控制不住自己,我并不是真的很需要那些东西,我只是感觉拿走它们的过程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每次做完我会很满足,这种感觉很快会转为一种愧疚,我甚至会偷偷把东西原模原样的放回去,一次又一次,虽已极力去控制,但永远还会有下一次······

“小明”这段自白可以很好的诠释“病理性偷窃”患者的一些心理动态,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这属于“本我战胜自我”的情况。

偷窃癖患者和一般的小偷在动机上有很大区别,因为偷窃癖去实施偷盗犯罪的犯罪人只占偷窃犯罪整体的极小一部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行为是一种“无计划的自我(非利益)满足”:

同样的例子还有:

1·2018 年, 北京大学的女学生跟着老师去英国参加交换学习活动,在一家商店里偷东西被抓到,哪怕老师一再想方设法的向店家求情道歉,店家也没有接受其道歉,她所心仪的爱丁堡大学也表示不会接受她的后续留学申请。

这个女生是不是因为缺钱才去偷呢?

下面是相关的费用公示:

学费 3500 英镑,也就是差不多三万人民币(当时),除此之外还要交一万作为飞机往返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五万是得出的,根本不像砸锅卖铁的一般人家子女,她的带队老师也表示其“学习很好,家庭条件也很好”,可哪怕是受到了社会的毒打,下一次也一样会继续,就像该女生说的:

“我就是想偷。”

2·工人吴某,因为偷窃被捕,有十二年的偷窃史,只要是可以顺走的东西,无论贵重他都会下手,甚至别人院子里的空瓶子、火柴盒子也不放过,偷来的东西从来也不拿出去卖,自己也放着不用。

在他十二年的“职业生涯”中,最值钱的是一台老旧无比的录音机,问他为什么偷东西,他的回答是“只要得闲(有空),就想去偷”,不然就会“苦闷、忧虑”,偷窃可以让他感觉到满足和快乐,虽然之前也因为偷东西被抓过三次,但还是屡错屡犯。

换句话说:

“知道错了,下次还敢。”

偷窃癖患者这种“死活不改”的行为内质在于一种自我紧张感的消除需求,与我们熟知的强迫症(OCD)关联性非常大(强迫性行窃),对于这种以偷窃为乐的精神障碍,成因比较复杂,没有定论,但很多学者认为其与童年经历关系很大,比如婴幼儿时期的满足感缺失,这种缺失可以是物质层面的缺失,比如母乳,也可以是情感缺失,比如受到忽视、缺乏母爱、关心等,这些都可能会让个体从小产生一种自我补偿的倾向,方式就是将他人的东西占为自有

---------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虽然富但爱偷”都可以用偷窃癖来解释呢?

当然不是。

比如下面这两个案例:

案例一

罗某,因故意伤害罪入狱,被捕时 21 岁,没有正当职业。

罗某在 11 岁的时候开始经常旷课,偷同学的东西(纸、橡皮擦等),也偷超市里的东西,虽然被教育过很多次,但不知悔改,还数次和同学打架,有一次将一位女同学的鼻骨打至骨折,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故而将其学籍开除,后来罗某入伍,又因为偷别人的军装被通报,因为和他人打斗被处分。

20 岁从部队转业参加工作,虽然工资待遇还行,但旷工很频繁,很喜欢没事就去街上偷东西,甚至去抢钱,一年之后入室盗窃遭撞破故而窜逃,用刀将追上来的路人捅成重伤而被捕

罗某出部队后被分配了一个比较高待遇环境的职业,他不穷,但他也同样很喜欢去偷,与偷窃癖患者不同,这是一个反社会人格(ASPD)患者——高攻击性,羞惭感缺乏、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社会适应不良、对规则的蔑视是他们的典型特征,哪怕是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他们在情感上也没有任何反应 。

案例二

2001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一起连环入室盗窃案,罪犯先通过熟悉受害人家庭的活动规律选择合适的下手时机,不到三个月入室盗窃 6 起,部分现场还用粉笔画个圈,里面画个乌龟。

该案犯罪人是个富二代(每次作案都开豪车那种),他的动机不是钱,是为了嘲讽警察的无能,是为了满足自身犯罪成瘾的变态癖好。

如果说偷窃癖患者以偷窃为乐,那么 ASPD 患者就是以一切越轨行为为乐

——偷窃可以使他们快乐、抢劫可以使他们快乐、伤人也可以使他们快乐······任何违反正常社会道德观的事情他们做起来都游刃有余。

他们往往在十五岁之前就会屡屡破坏规则,实施各种违规行为(逃课、打架、说谎、偷窃、虐待小动物·····),随后会进一步发展出越来越严重、多样的化的犯罪行为。

详参:Moriarty K:犯罪心理讲堂:「心理癌」——反社会人格障碍

---------

小结

“穷”不一定是“偷窃”的必要条件,富人也会去偷窃,这种情况不是唯一的。

对于有着偷窃癖的人来说,他们是得病了,反复的偷窃是他们接触痛苦的途径,他们需要接受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行为疗法戒断法、厌恶疗法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那种经常出现的强迫性需求。

对于部分 ASPD 患者来说,之所以有钱还去偷是因为“偷窃本身是一种被视为禁忌的行为”,他们以此为乐,偷窃之于他们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只要是违规行为,都可以让他们满足,他们不知道规则为何物,视法律为无物,只要他们高兴,什么都可以做,都可以去违反,这是一种极度危险的人格障碍。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不穷但是喜欢偷东西的人是什么心理?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