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做电影摄影师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知乎日报 楊帆 228℃ 评论

女生做电影摄影师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图片:

先说是不是

1.有女性摄影指导吗?有。有女性摄影师吗?有。有女性摄影助理吗?有。

2.女性能肩扛摄影机吗?能。女性能玩斯坦尼康吗?能。女性有任何体力无法胜任的电影摄影相关工作吗?没有

3.存在性别歧视吗?存在,但并不严重(或者说一步步在减弱),而且我认为大部分的歧视或者偏见不是来自行业内部而是来自非专业人士

4.女性要成为电影摄影师需要克服的缺陷?和男性一样,你需要想清楚自己对电影付出的决心到底有多强?你愿意为这份工作放弃多少?并不是说女性就一定要比男性放弃更多,而是电影拍摄这个行业要求你放弃的正常生活就是要比其它绝大多数日常行业要多得多。

比如在国内,电影拍摄(on set)就是一个半军事化的工作(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第五代那辈的某位说的),只要女性自己愿意,木兰从军都没有问题,拍个电影当然也不在话下啦

说些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况,我作为灯光师和女摄影合作过,作为摄影用过女性跟焦,在海外拍摄时不止一次和女性的第二第三摄影助理合作过(有广告也有电影)。

(以上情况皆发生在非中国内陆地区)

不偏不倚,女性的脑回路和男性绝对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有的女性确实没法快速清晰的表达逻辑道理,女性普遍对电子产品的排错能力确实不如男性,反过来,有的女性确实拍得比男性更细腻,女性普遍确实比男性更细心,我们不能以某几个女性的个案总结女性的群体特征,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差异,但作为一个进步的,开放的人,我们应该拥抱这些不同带来的新的可能性而不是保守的撇除这些差异,世上没有完美的谁谁谁,只有合适不合适。

再举国外的例子,海外从事摄影指导的女性越来越多在,不管是欧美或者日本都有比例不高但数量不少的女性摄影指导在各级别的电影制作中出现,今年年初的奥斯卡上也有了史上第一位女性最佳摄影提名获得者(她同时也是漫威黑豹的 DP)。

在电影长片中胜任摄影组各个位置的女性也是数不胜数,举两个例子,用 c300 低成本拍摄的戛纳最佳《阿黛尔生活》中的 1st 摄影助理就是一名女性,我记得我翻译过的拍摄手记中摄影指导在谈及那场拍了很久的床戏时,还这样提到过她,大意如下:因为我的第一摄影助理同时兼容灯光指导,所以在我不停变换手持角度的时候她可以迅速反应调整灯光位置。又因为她是女性,可以更方便的和赤裸的两位演员进行交流

另一个例子也是戛纳最佳,去年的《The Square》(译名:广场,魔方,方形等),1st 摄影助理也是一名女性,片中使用了很多大型的机械电子移动器材,应该有 xt+mp,fisher dolly,伸缩炮,towercam 及各种等,虽然架设是 grip 组的事,但是 1st AC 经验不够的话也是坑的,比如在开拍第一天的时候就发生了 scorpio mini 遥控头控制不灵的问题,而她到最后一 take 才发现接错线(摄影指导自己说的),但是整条片的结果证明了她也完全能胜任这种复杂机械的工作。

总之国外的实际情况完全足以证明,摄影部门作为一个艺术或者技术工作,女性是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多多益善的参与进来的。

事实 1: 摄影组里不存在女性不能胜任的工作

接着说国内的情况。国内的女性摄影助理和掌机相对较少,电影组里比较常见的可能也是香港台湾过去的。但是做摄影指导的女性其实也不在少数,比较知名的有 rain li 李晓雨,出生在中国,游学伦敦,十几岁当模特然后成为电影摄影师,随后遇到杜可风一起合作了格斯范桑特的《滑板公园》(联合摄影指导)等片,曾被名利场杂志选为未来最有前途的十位年轻摄影(网上很好找那篇文章),最后回国成为了一名电影(《北京,纽约》)及广告导演。还有来自台湾拍广告出身然后拍摄的余静萍(七月与安生,喜欢你,iphonex 3 分钟),还有灯光师出身,年轻的上海知名广告摄影师 YOKO,还有网上知名的留学回来的摄影熊猫潘。还有很多在朋友圈或者其它地方上有过一面之缘的不同年纪的活跃在独立电影圈或广告圈或仍在海外学习就有拿奖的女性摄影指导。

不过这些我知道的女摄影们,大多都是属于和“海外”这个词语有些关联的,纯粹的大陆内部培养起来的电影摄影我还没有接触过,虽然北电确实一直有在招收女生,但我在学生时代偶然接触过的两个也确实如其它回答提到的相貌姣好,目前也确实没有战斗在电影摄影工作的一线而是在其它相关部门。

综合国内的情况来说,确实大陆女性在摄影组各个岗位的比例比国外(除印度之外)要少很多。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我试着分析一下

先说其它答案中提到的硬件问题:

1.身高,我遇到过这样的制片人,跟我说不信任某某摄影因为他身高不到 170,觉得他的看东西的视野会受限制。这点其实是不成立的,难道说一个合格的摄影师想象不出来机位角度放到 7 米俯拍的时候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吗?难道说 190 的摄影师就无法理解和拍摄小孩子的视角吗?

2.体力问题,摄影表面上虽然是个体力活,但它本质上是个脑力劳动,在摄影机越来越轻便的今天,任何正常体格的人都可以在工具设备的辅助下使用正确的方法手持目前的主流摄影机和镜头进行长达一天的拍摄。

举例子,楼主本人,入学电影时是个身高 174 体重 50KG 肩膀特窄看着手无缚鸡之力应该去当学者的四眼,现在体重 65KG 虽然长肉并非增肌,但是在 D 罩杯马鞍袋的加持下手持 Mini+MP 拍摄一整天觉得根本不是事,装起逼来肩扛 45-250 抢光拍摄也不是没干过…或者太热不想垫这枕头,在大马 38 度的天气下用 easyrig 挂 weapon+up 两天共拍摄近 40 小时也是可以的,比起胶片时代肩扛 1000ft 的 535,这些都是不伤身体的小事。

何况每个人习惯的方式不一样,比如我也认识不想背上腰部出汗,体格好的摄影,都是直接垫下肩膀直接手持,而且他抓机器的位置也和我不一样,用力的方式也和我不一样,重点是我们都可以完成的很舒服。所以只要用用脑子找一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保持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健康体魄,这个年代任何性别任何体格的人都可以做到手持拍摄(当然手持 IMAX 和 arri 65mm 的另说 )。

PS.如果想长期做摄影,那么如何用力如何收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手持快摇时姿势不对闪到腰然后落下一辈子毛病的男性摄影也不是没有的,了解自己身体的特性并运用,是每一个可持续发展摄影师都应该学习的事。

3.斯坦尼康的问题,首先并不是每一个摄影都需要操作斯坦尼康,并且正常的剧组应该有专门的斯坦尼康操作员,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体力消耗巨大,技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能力。不过 190 的壮汉做斯坦尼康操作一定有优势?我认为不一定,亚洲第一个私人购买 arri trinity5 轴稳定器的斯坦尼康操作员(就是 LF 试片和姜文新片里那个外籍操作员)身高也不到 170 吧?按照我在学校曾经上过的斯坦尼康课老师的说法,165-175cm 这个身高段的人其实最适合操作斯坦尼康(大概和底盘低的人盘球稳一个道理,梅西你晓得伐?),而女性在平衡性上似乎也比男性有优势,以我们当时上课的情况来讲,两名身高不到 165 的女性第一次做斯坦尼康训练确实完成得比我们另外 6 位男性要好(男生身高体重各异覆盖 165-185,55KG-90KG 这个范围),而之前也有师姐完成过超 16mm 拍摄的斯坦尼康一镜到底镜头,所以并不能说女性就一定在这个领域比男性差。只不过付出的健身时间一定不比男性少(可以关注隔壁介绍的国内专门斯坦尼康女摄影 lucy 璐小仙)

所以说身体条件也并不能成为一个女性成为的阻力,无非是看她愿意付出的决心有多大而已。

事实 2:身体上的差异决不是阻碍女性进行摄影工作的最大阻力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女性不适合从事摄影工作这种观点存在呢?从头再说,我觉得大概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1.传统观点遗留,胶片时代确实更少女性进入摄影组工作,当然有老机架设备更重更大,以及各种封建迷信等原因。持这类观点的人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或改变自己的想法。当然工作性质本身比较辛苦,男性会主观认为女性无法胜任。摄影组确实看上去像重体力劳动,但是比起灯光组和移动组,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完全是在女性平均线以下的吧。

2.社会观念的束缚。不想让女性从事看上去太过辛苦的工作,是男权“对女性的关怀”,认为女性负责美就好,女性柔弱一点更好,女性应该回归家庭,这些都是东方社会比较常见的刻板印象,这确实与目前国内的剧组的工作性质相左(风餐露宿老得快,四海为家亲不在)。社会观念的事讲多了就会往女权那个方向扯,我就不展开了,总之只要女性愿意跟男性一样流汗出力,告别安静的美女子生活,不惧辛劳和衰老,没有人应该阻止女性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3.在国内还有很多比较尴尬的细节,是让女性比较难以进入摄影组的原因。比如说,正常的一个大陆摄影组及灯光机械组里面,9 成 9 都是纯爷们,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很多时候大家做事也是大呼小叫,出口成脏,天气热起来赤膊上阵那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比起制片组,美术组,甚至收音组来说,机灯组的阳气确实是盛之又盛。你要在这里面加入一个女性助手的话,没有经验的制片有时候连分房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分。而如果是女性摄影指导,面对下面一般粗人,也没有男性某程度上的沟通优势,比如同抽烟同啤酒同尿树这些增进关系的事她们可能就不太方便做,以至于某些女 DP 为了驾驭手下人,在片场的脾气和严厉程度据说比男性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些都不是无法克服的难题,我不知道如何克服,但世界上有很多女性都克服的很好,足以说明问题…………

4.一名女性摄影可以很快的靠实力说服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事,导演,老板,但是有时候最难说服的是,持有偏见的非专业人士,也就是投资人,他们持有的刻板意见是让女性摄影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还记得我提到过的不用 170 以下摄影师的制片人吗)。举我自己的例子,因为我以前比较瘦,也会经常被开玩笑说抗不动摄影机。所以我觉得国内目前优秀的女摄影应该多站出来宣传自己,多带女徒弟,多让别人看到摄影组里面的异性色彩。

所以综上,女性成为摄影师的主要障碍是来自别人的偏见(没见过女性摄影,女性做不了摄影),而这个偏见的内容主要是对因为不了解摄影的具体工作内容而产生的各种误解(例如女性体力不够这一错误观点)。

最后我想说一下,为什么我作为一个男摄影师跑来写这么多,内心甚至鼓励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摄影指导。一方面像在杜可风在《踏雪寻梅》获奖那天拖着合作的女摄影上台领奖时说的一样,摄影师是演员和观众的桥梁,摄影机后面需要女性的新视角。一方面我觉得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女性对我们行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到女性的生活可能会被电影摄影这一行给摧残以致于无法过上正常女性的生活,夸张的说,缺乏保养,没有时间生育,甚至无法阻止健康的家庭,这都是女性在中国做摄影可能面对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对男性来说同样重要,只不过大家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了朋友拍电影拍到没有家人朋友又怎样嘛?那为什么老外摄影指导可以在片场带围巾(虽然我不鼓励不向往……),为什么老外摄影可以大肚上片场?我们不追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我只希望未来二十年中国电影工业里猝死的人可以越来越少,秃头的前辈也可以越来越少,家庭和睦的同行也越来越多……还有一点,作为一个多次和女性摄影组同事合作过的人,我觉得一两个女性在摄影组里出现,可以有效的提升摄影组的文明程度和工作态度,大家心情更好,怨气更少,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虽然很多人都说剧组的女性都是男人用,男人都是当牛马在用……

简单来说就是我认为女性做电影摄影的工作对整个行业来说,会有提升这个行业文明程度和社会福利保障的促进作用,当女摄影师够多的时候,整个行业的文明程度会提升(不管这是因还是果)。我们也不会要求她们和剧组男人一样,而是积极改善整个行业的工作环境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所以我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为了一个很自私的目的,我希望借助女性摄影师们的帮助,让大陆的工业环境得到改善,因为我想拍电影拍到 60 岁,70 岁,如果我是死在摄影机前,我也希望我是开心的老死而不是被这个行业的不正常工时累死干死,既然中国电影的市场在向好莱坞看起,为什么我们的工业环境不能慢慢提升?不规范的操作就一定会永远延续下去?改变世界也许不现实,但是有一颗想改变一个行业环境的心不过分吧?

写这么多 blabla,其实就是想在最后说这样一段话,有耐心看到最后的人,必然也是愿意改善这个行业现状的人,哪怕只有一两个人也好,你们认为我说的不全是废话。

望同行共勉。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女生做电影摄影师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