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囧妈」网络首播被电影行业集体抵制?

知乎日报 水5郎 waterfive 76℃ 评论

如何看待「囧妈」网络首播被电影行业集体抵制?

图片:Pixabay / CC0

水5郎 waterfive,动画/电影/制片人/Storyteller 微博: @水5郎

中国特别神奇,好莱坞缠斗了好几年的博弈(Netflix 和好莱坞),中国一晚上就爆掉了。中国总是从农业时代嗖跳跃到后工业时代,完全没有工业时代。总结下就是:大趋势正确、手法不地道、私心过重、行业中短期元气巨伤、但是未来大方向会变好。用科幻的视角来说:文明在高速前进,但是许多个体成了牺牲品深陷痛苦。

看待事情我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

微观视角:

回到几天前的那天你附身成了光光,在你面前有两个选择:

1、拿头条 6.3 亿,COVER 全部风险,影片翻身春节档、抢占历史第一人。但是代价是牺牲掉那些基层发行人员和院线与行业和长视频的人脉口碑。

2、退守后期再上来日方长,和电影行业大家危难时期共进退,但是自己可能会因此赔掉钱。

So~无论说的有多冠冕堂皇,和舆论有多制高点,但是从选择来说已经很明显了。

这个选择如果不是疫情发生,片子深陷窘境,估计光光是不敢选择跳船的,因为这个行为就像是大家在一艘船上,船快沉了,大家说好同仇敌忾,结果你先跳船爬隔壁船了。算是彻底得罪院线和长视频平台知道你是一个在关键节点会做什么样选择的人。

当然后期大家出于利益,如果欢喜和光光的内容非常好,那院线和长视频平台也不会不做生意。但是这个裂痕真的够,真所谓真人圈:心里 MMP,嘴上好兄弟。

宏观视角:

内容和渠道的博弈自古以来,不只是电影和院线的博弈,片方和互联网的博弈也是激烈的狠。之前是【片方】、【传统渠道】、【新媒体渠道】在缠斗多年后形成了一套生态体系和游戏规则。《囧妈》这次算是破坏了这个规则,跳过【传统渠道】,直接和【新媒体渠道】建立了联系,所以这才炸了锅。在【电影领域】,虽然 BAT 前几年叫嚣着革新,各自成立影业,但是最后其实还是向传统规则和专业电影人妥协了,变成纯渠道或者渠道参投,没有能介入电影领域的核心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不要忘了视频平台对“院线电影”和“网大”之所以价格采购天差地别,是因为“院线电影”的采购价是基于“有龙标”“电影票房”的梯度定价,院线电影的观众基数和市场、行政是经过验证过的,所以平台愿意为此买单和吃长尾效应。而“网络大电影”完全依据线上场景和流量逻辑,其模式跑下来就变成“6 分钟骗观众”和“蹭热点”模式为主导,根本片方不会走精品路线。

如果没有线下这个回收渠道,真的观众用电影票投票,一票一票几十块,能回收几个亿的票房成本。完全变成线上为王,最终平台会垄断到一定规模,成为不作为收租的人,可能比之前的地主更恶劣(参考滴滴模式),更不可能支持精品内容,因为精品内容的 ROI 对线上来说太低了。线下的这个价格体系和投票机制,是几十年去电影院观影习惯培养成的,这也是为什么 @chenqin 说未来可能看不到《流浪地球》这样的作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万达总裁曾茂军说:

《唐探 3》会先登陆院线。“院线电影就要上院线,除非是网络大电影。”

潜台词就是:你个光光拍的是网大!不是电影。

院线如果死掉,虽然院线旱涝保收吃 50%的票房分成,但是实打实能获得高回收的渠道。

所以这事只有光光敢干,因为第一《囧妈》是这几部里成本最低,最不体现院线电影特点(视觉奇观)的作品。第二是光光可是个聪明超皮的人物,人家没什么导演心理包袱(什么我的作品必须在电影院看才圣洁),大不了不拍电影,哪天拍动画片、做游戏都可能干的出来,他舍的起。其他几个还对电影工业化有追求的导演是不可能干这事的。

我们来看下为什么没有线下平衡生态,直接片方对接新媒体渠道,会有什么后果:

网络视频平台之前最大的 3 个致命伤:

1、创立时候就是非封闭式生态的规则,积重难返成收费,用户也已养成白嫖习惯。

2、完全以流量获取为导向,那必然最能获得普惠大流量的甜宠、沙雕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他类型获得的支持和资源极其有限。

3、因为无法获利,所以平台对中小 CP 的协议接近卖身契。

总而言之就是恶性循环,这么说可能大家无法理解,我举几个例子:

案例 1:

视频平台运营侧的视角:《唐人街探案》剧集这种项目摆明就是亏钱,12 集首播 4 集,1 个月后就放完,一集成本 1000 万,一共 1.2 亿,一个月的会员拉新无论如何是收不回这 1.2 亿。做这样的项目只是因为平台自己投了《唐人街探案 3》的电影,靠电影回收成本。

案例 2:

平台的项目目前是:a、我要不不投资,你们把我当播出渠道,给的资源有限,我们分成(但是这个钱根本无法支持精品内容制作。b、我如果投资,就 100%控你的版权,因为哪怕亏损,财务报表可以把这笔钱计入资产,少额投资对平台没有实际价值。

案例 3:

因为内容行业马太效应巨大,100 块钱拆分 10 块钱给 10 个项目,远远小于 100 块全部砸向头部内容带来的潜在回报。所以平台很多预算的逻辑 70%都砸给头部的 2-3 部内容,30%预算才给剩下例如几十个中小内容。

在发现这些问题后,长视频爸爸们发现不能这么搞了,自己会持续失血,所以达成共识:我们一定要搞付费!回归付费生态!(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哪怕得罪用户非要去试探用户 VVVVVVVIP 的购买底线)

结果三家好不容易练手达成共识:嗯!!!诸位拉个群!我们 2020 还要联手涨价的啊!谁也不许叛逃!

“好的大哥!”

……尼玛头条背后各插一刀,重新打开了免费的口子……

头条:“来嘛,一起免费呗,我们公平竞争”

优爱腾:“去你妈的!你个开外挂的!谁和你拼免费谁就死。”

为什么头条敢干免费,因为短视频这个媒介在 ARPPU 和流量变现效率太高了,根本就是火箭炮打拉栓枪,怎么打。长视频谁和短视频拼免费谁就死的更直挺挺的,这个我在我的回答里具体说过。

经过《囧妈》改为线上首映,影视行业是否会出现变革?线上线下同期首映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免费的商业逻辑都是:我没有钱,我给你流量,你自己用流量变现养你自己。

但是在影视内容的寒冬,大家要的就是钱!现金!否则连开机都开不了,你给我个毛流量,人人都拍土潮短视频吗?人人赚钱都让他们去带货接广告吗?

不要搞错一个逻辑:内容创作者的生存和内容创作者作品变现是两回事。

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金子是要银子练出来的。

内容行业的人才和项目的培养都是从 0 到 1 开始的,《流浪地球》的郭帆自己早期花了 20 万买《李献计历险记》动画版权拍电影亏钱,一步一步历练到今天。《哪吒》导演饺子自己憋 3 年做了《打个大西瓜》证明自己的短片导演才华,到长篇又跑了 10 年才有哪吒。

任何一个头部都是枪林弹雨练出来的,但是如果生态被毁了,只有头部活得好,其他都苟延残喘自生自灭,自己卖房睡富婆当舔狗卖身契搞钱承担所有风险,平台只割头部,这都不是二八法则,而是一九。真正好的生态是一个正向循环,逐渐迭代的过程。

如果上游掠食者说下游生物进化速度太慢了活该被淘汰,那就是得了便宜又立牌坊的坏且蠢。不是这些生物进化速度慢,而是进化的规律本来就需要时间,上游掠食者的实物来源是非常多元的,所以生存概率高,但是下游的食物来源越往下越单一,而且人数众多竞争会越激烈。

处于食物链顶层的掠食者如果不管不顾下游的生态里的生物,等这些生物都死掉了,下一个一定也是顶层的掠食者

所以大趋势一定是逐渐迭代更新,创作者需要时间成长、线下渠道也需要时间变革、长视频烧了那么多钱的试错刚重新找回付费之路,一下子短视频的崛起,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奔向赛博朋克的共产主义。虽然最终一定是通往共产主义,但是如果不对的时机强行突破,必然有许多人和抗风险能力低的人群被淘汰,但是被淘汰是他们的错吗?他们难道不努力,活该就是死吗?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和扛起行业大旗的领军者,一定不是自顾自的生存,而是心怀人民,带着人民和行业变得更好,构筑一个逐渐迭代的生态。

任何一个平台真正解决和有价值的是:共生、连接与赋能

我一直觉得没有坏的内容,再奇特的内容都有他们的受众,平台需要做的是帮助每一个作品找到其受众人群,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发现需求、解决需求、消除信息不平等,而不是制造垄断和拦水造坝收租。

可惜历史一再都是屠龙少年变成恶龙,因为屠龙少年发现自己爬上金字塔尖,靠信息不对等和垄断,就能吃走 90%的利益的时候,便不愿意再做屠龙少年,而是选择成为恶龙。

那是否有人能跳脱这个循环呢?短视频的领军者们会不会又成了屠龙少年?还是真的救世主?

我不知道,拭目以待吧。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如何看待「囧妈」网络首播被电影行业集体抵制?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