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三国》有哪些不符合历史 / 有待商榷之处?

知乎日报 ag獭 177℃ 评论

《全面战争:三国》有哪些不符合历史 / 有待商榷之处?

图片:《全面战争:三国》

ag獭,多看,多想,少下结论

目前所发现的一些不合历史或有待商榷之处——

(并不是出于杠精,下面我指出的都是前作能做到,或者 mod 能做到,而正作未能做到的问题。CA 每一代全战都会在引入新内容的同时,放弃一些前作不错的东西,这是老问题了。)

一、地图

在大多数玩家眼中,地图可能并非他们关注的焦点,不过对于一款策略而言,地图,却可能是整个游戏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将直接影响军队的行进路线以及玩家的战略抉择。

地理环境的变化通常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尽管如此,从三国至今,我国的海岸线、湖泊以及河流的走向依然发生了不小的变迁。三国全面战争的战略地图主要参照当今的地图制作,和谭其骧版的中国历史地图比对,就能发现非常多的不同点。

尽管存在一些错误,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至今依然是最权威的中国历史地图之一。和谭其骧版历史地图进行比对,可以发现,三国全面战争在黄海和渤海沿岸的海岸线、黄河走向以及一些大湖(云梦泽、鄱阳湖等)的位置方面存在不小的出入。

除此以外,三国全面战争的地图布局、城池分类和行军路线上,也有不少值得改进之处——

三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和群雄逐鹿的焦点位于中原和华北,南方除了四川盆地和江南以外,大部分都处于开发程度较低的状态。而三国全面战争的区域划分比较均衡,南北方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郡国人口分布还算符合历史,表扬一下,不过人口除了影响升级和治安以外,对收入没什么印象,这点可能还不如中 2)此外,可能是由于地图投影的缘故,北方特别是中原的面积显得有些大,而南方区域又有所压缩,这样就进一步弱化了南北方的差异。按照历史重要性排序,应增加北方的地区数量,适当减少南方地区数量,并提高南方地区的行路难度。

延续着帝国全战以来的思路,三国全面战争加入了矿场、港口等拥有特殊建模的地点(或者说城镇)。从增强游戏可玩性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一款历史战略游戏,三国全面战争似乎并没有试图还原中国古代的地缘政治格局。由于关隘的缺失,军队的行军路线非常随意。山脉森林等地形的阻碍作用也难以展现。于是中国历史上的表里山河,蜀道之难,崤函之固都无法展现。这点其实国人的 mod,比如汉之殇等,做的比 ca 还更好些。(当然老的全战也没有关隘的设置)

二、城池

三国全面战争里升到顶级的长安城,城外光秃秃一片,缺乏与环境的共生互动

建业是游戏中少数依水而建的城市,但总体布局依旧比较单调,规模和特色都无法和下面的君堡相比

三国全面战争基本沿袭了罗马和中世纪 2 的城市布局。绝大多数城市轮廓方正,布局相似,在城市的多样性上,和前作罗马 2 以及阿提拉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总体来看,城市布局和规模都和国人的中世纪 2 全面战争 mod:汉之殇非常类似。

汉之殇中的巨型城市,在规模上毫不逊色于三国全面战争

三国之前的城市大体以方型布局为主,但也会随地势调整城市的城墙走向。尽管早已出现了宫城“择中而立”的思想,但大部分都城的宫城都因地制宜,未必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

曹魏的邺城是首批将宫城集中,放置于城市中轴线上的都城。邺城开创了功能分区明显,布局规整的里坊城市格局。总体来说,三国全面战争中的大部分城市格局都比较接近邺城。

阿提拉全面战争中的君士坦丁堡。整体格局颇为宏大,壮观。城市布局与海岸融为一体,很好的体现了君堡作为欧亚大陆枢纽的显要。在索菲亚教堂的点缀下,甚至有了些刺客信条中城市的感觉。

同样布局方正的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农田和城外建筑的点缀下,显得比三国中的长安生动了不少。

即使是中世纪 2 全面战争,也可通过在城墙外布置护城河、居民区,让城市变得更有生气,截图来自中 2mod 东亚王朝(就不放紫禁城和景福宫来对比了)。

除此以外,我国还是一个城防技术成熟相当早的国度。早在 4000 多年前的石峁遗址中,就出现了厚重的城墙和瓮城的雏形。而在三国全面战争中,即便如长安这样的大城,也没有厚重高大的夯土城墙以及瓮城(事实中,原版中世纪 2 中就已经出现了瓮城),城防设施的缺失,无疑会极大减少攻城战的乐趣。

三、攻城武器

城防设施的简化也导致了攻城武器的简化。三国全面战争中,玩家的士兵可以通过钩锁爬上单薄的城墙。攻城武器也简化为投石车和冲车两种。

对于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而言,城墙低矮并不是什么原罪。不过对于长安、建业这样的大城来说,这种城墙未免过于简陋了些。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投石车全部为图中所示的配重式投石车。事实上,这种武器直到中世纪中期(11-12 世纪)时才出现。中国古代的投石车大多由人力或畜力拉拽投射,直到蒙古入侵时,配重式投石车才以“回回炮”之名来到了中国。(不过幕府 2 和东方帝国中有人力投石车这一兵种)

床弩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从罗马全面战争中,CA 就在游戏中加入了类似床弩的弩炮,不知何故,在三国中取消了类似兵种(难道是为了 DLC?)。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攻城武器种类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攀登城墙的攻城车、云梯车外,还有对付护城河的壕桥,破坏城墙的钩车,用来侦查的巢车等等,也许在今后的 DLC 中,我们将会见到这些武器。

还有些其他的小问题——

比如开局的刘备可以很容易的收到于禁、李儒等印象中其他派系的人物(我甚至还在第三回合收到了马腾,不知道他是怎么跑过来的)。

一些人物的数据和设置有待调整(刘备的老师卢植年龄竟然比刘备还小,相性也不和,但看上去也不像随机人……)。

人物满意度和好恶系统的想法很好,但具体设置和三国志系列的同类系统有距离(不过全战毕竟不是做三国出家的)。

幕府中具体官职的加成固定,和人物属性无关(帝国全战里官员的属性是影响加成的,三国里下级的太守加成也和人物属性有关)

以三国游戏的标准,派系继承人、武将死亡频率过高,导致后期一堆大众脸,降低了游戏的代入感。(其实全战中人物一向没那么重要,死去也是家常便饭,但三国是个属于英雄的史诗年代,人物对于代入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相关内容:

游戏《全面战争:三国》和光荣的游戏《三国志》对比,各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你如何看待?游戏《全面战争:三国》有哪些不符合历史或有待商榷之处?有哪些类似《全面战争》的游戏?

两篇有待补完的文章:

ag 獭:进与退:全战历代记(上)ag 獭:进与退:全战历代记(下)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全面战争:三国》有哪些不符合历史 / 有待商榷之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