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12,就这样一步步逆袭全场

知乎日报 暗涌 172℃ 评论

从 1/12,就这样一步步逆袭全场

图片:《十二怒汉》

少数派如何逆袭——心理学看《十二怒汉》

暗涌,The Follower of Psychology

挖个新坑,带大家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一些经典电影。之前写过一篇,讲《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主角是如何一步步让别人相信,自己活了 14000 岁。而这篇要讲的《十二怒汉》则会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团体中是唯一的少数派时,如何一步步劝说大家重新思考,完成逆袭。


一个贫民窟少年涉嫌谋杀自己的父亲,陪审团要决定这个少年是否有罪。这个陪审团有 12 名成员,他们需要在讨论后达成一致的意见:有罪,或者无罪。只要有一个人的意见不一致,就无法做出判决。

十二怒汉全家福

一开始大家都不当回事,有人都想赶快表决完去放松一下:

大家一致同意先表决一次,认为少年有罪的就举手。令人惊讶的是,只有 1 个人没有举手。

这位少数派,就是我们的主角——8 号。

在群体中当少数派总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通常很少有人能顶住从众的压力。心理学家阿希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几个参与者坐在一起,判断左边的线段和右边哪一条线段一样长。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 C 是正确选项。但阿希这个老头子坏得很,几个参与者当中,前面发言的全是他的托,一口咬定 A 是对的。大部分人此时就晕头转向,要么随大流认为大家的观点是对的,要么害怕与众不同,当了害群之马,跟着认为 A 是对的。实验中从头到尾都能保持独立性的,只占到 1/4——1/3。

既然 8 号做了少数派,他就得上一门必修课——承受来自他人的压力。

比如嘲讽:

比如怒视:

而支撑 8 号做少数派的理由似乎也很简单,人命关天,不能这么草率。

接下来,影片借各位陪审团成员之口,向我们还原了案发现场:

1. 少年从小就常常挨父亲的打,有人曾听到事发当晚七八点,少年和他父亲有争吵和打斗的声音;

2. 少年在附近的商店买过一把折叠刀,刀柄上有独特的花纹,因为店里就这一把,店主印象很深刻,而现场的凶器和这把刀一模一样。少年却说,自己的刀在看电影的路上弄丢了,没有找到;

3. 晚上十二点左右,住在少年家楼下的老人听到了吵闹声,还听到少年大喊“我要杀了你”,一秒钟后,他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然后他冲到大门口,看到少年冲下楼梯夺门而出;

4. 住在街对面的女人晚上热得睡不着,正好透过窗户看到孩子把刀子插进父亲的胸口,虽然当时有一辆电车经过,但车内空无一人,律师证明了当时的情况下,女人可以看到街对面发生了什么;

5. 少年说事发时他在看电影,但是没有人看见过他进出电影院,而且电影叫什么,谁主演的,他都想不起来了。

一切似乎都无缝衔接,似乎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少年就是那个杀父凶手。

此时你作为一个少数派,该如何让大家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呢?

是逐条反驳吗?

是反复劝说吗?

这些事情当然有必要做,而有两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第一,要唤醒大家的责任感,促使他们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尤其是那个想早点结束去看球赛的。

对事情的责任感决定了对它的态度。当人们认识到这关乎一个人生死的时候,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在后面的剧情中,好几位陪审员都是因为高度的责任感转变了立场。

第二,要启迪大家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如果证言是错的呢?

人总有一种证实性偏见。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支持性的证据,忽略反对性的证据。比如暗恋男神 / 女神,自然希望对方也喜欢自己,就容易把对方示好的举动解读为“ta 喜欢我”,当对方表现出反感时,不仅不会觉得“ta 可能不喜欢我”,还可能觉得 ta 肯定是言不由衷,恰恰说明 ta 喜欢我。

在本案中也是一样。当所有人都认为少年是凶手时,他们会认同证人证言,忽略其中的漏洞。他们的观念就像扎根在土地里的大树一样结实。逐条反驳,你就是在硬拔这棵大树;启发大家思考自己犯错的可能性,让他们跳出证实性偏见,就是在给大树松土。

8 号也是这样做的。这个问题给所有人心中的大树都悄悄地松了松土。也正因如此,接下来的逐条反驳环节才能更有说服力。


之后大家开始讨论案情的第一个细节。还记得我们刚刚说的那把刀吗?因为刀身的花纹比较独特,大多数陪审员都相信只此一把:

8 号微微一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反手就掏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刀。

(傻了吧,哥几个?)

先启发大家“如果我们错了呢?”——这叫动之以情。

再掏出刀子啪啪打脸——这叫晓之以理。

人家 8 号压根就是有备而来啊。双管齐下,确实让一些人的观点有所松动:

但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个问题或者一把刀可以消融的。证实性偏见的力量,能让一些人忽略掉这个关键线索。比如 10 号老头:

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转变阵营,8 号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依然是唯一的少数派,承受着来自其他人的压力。

他决定做最后一搏:建议其他 11 个人以书面形式再次投票。如果大家仍然认为少年有罪,那他也不再坚持。

在群体当中,往往是少数人引导舆论,大部分人保持沉默,但这并不意味着沉默的大多数完全同意引导舆论的少数,也可能是出于从众压力。书面形式的投票可以规避从众压力,更真实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

还记得那个从众实验吗?研究发现,当采取书面形式时,几乎没人会选错。如果决策时需要投票,身为少数派的你应该建议用书面投票。

幸好,在书面投票环节,9 号长者投出了无罪票,第二轮投票后,现在的比分是 2:10。

也正是从此刻开始,讨论趋于理性,大家能够渐渐静下心来,分析其中的疑点。


休息了一会儿,话题转到第二个细节:老人的证词。

老人说听到了吵闹声,还听到少年大喊“我要杀了你”,一秒钟后,他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然后他冲到门口,看到少年冲下楼梯离开。

但 8 号指出了第一个疑点:女人的证词说当时有一辆电车经过,轰隆隆的响声下,老人是不可能听得那么清楚的。

5 号开始认同 8 号所说的话,现在的比分是 3:9。

更重要的是,8 号的理性分析终于激发了别人的理性。讨论的风格从情绪主导、态度主导变成了理性主导。少数派的松土工作初见成效。

11 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并且这一次,大家很少见地开始理性分析这个问题:

众人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解答,因此在第三轮投票中,11 号也投出无罪票,比分来到了 4:8。

接下来 8 号发现了老人证词的第二个疑点:老人住在走廊最里边,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冲到门口,看到少年夺门而出吗?

这么一段路,现场模拟需要 41 秒钟,远远超过老人所说的时间。

这说明老人在说谎,他很有可能只是听到了声音,并没有看到人。

在充分分析老人的证词后,第四轮投票开始。比分来到了 6:6,少数派将比分扳平。

新的疑点不断被发现。4 号认为少年不可能记不起看电影的细节,他上他就行,结果没能经受得住考验;2 号发现少年身高较矮,跟刀口方向不符。第五轮投票过后,比分变成了 9:3,只剩下三名顽固派还在负隅顽抗。

我们可以看出,从 1:11、2:10,到 4:8、6:6、9:3,少数派要逆袭,最难的一步就是一开始如何让别人接受“我可能是错的”的信念。这一步走通了,就可以把他们拉到你的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说服他们。至于极少数的顽固派,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即可。

10 号老头充满了对底层社会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往往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只注重这类事物的共性,而忽视个体差异。女司机技术差、河南人偷井盖、山西人煤老板……这都是典型的刻板印象。哪怕有反例,比如技术超级好的女司机,有刻板印象的人也只会说那是“例外”,就像 10 号老头那样。

大家都不爱听 10 号老头说话,纷纷离席。

看到大家反感的态度,10 号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之处。10 号算是争取下来了。

4 号则是一名理性派,他相信女人的目击证词,她十一点上床睡觉,窗户就在床边,十二点热醒过来,正好就目睹了那个少年把刀子插进父亲的胸口。

但此时 9 号长者柯南附体,从女人鼻梁上的压痕推断出她需要戴眼镜,而当时事发紧急,她又刚从床上起来,在没戴眼镜的情况下,她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楚。理性主义的 4 号也被说服了。

现在只剩下 3 号了。

他之所以这么顽固,是因为他也有一个“逆子”:

他咆哮着,坚持相信那些存在漏洞的证言,但当他愤怒地撕碎自己和“逆子”的合影时,泪水夺眶而出,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一定要坚持认为少年有罪,是因为他把自己儿子的形象投射在了少年的身上。撕碎照片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已经和儿子和解。

最后一个顽固派也被打动了。从一票到全票,少数派成功逆袭。


现实的剧情自然不像电影这般跌宕起伏,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之处。让我们回顾一下少数派逆袭要点:

1. 不少团体成员在做决定时,都有随大流的心态。少数派要通过唤醒责任感让大家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进而激发独立思考。

2. 证实性偏见会让大家聚焦于证明主流观点多么正确,而不会思考其错误性。少数派可以通过设问(假如我们都错了呢?),帮助大家跳出证实性偏见的窠臼。

3. 集体表决环节,很多人都有可能屈从于从众压力。书面投票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点。

4. 如果一切顺利,少数派变成了多数派,可以根据顽固派的特点各个击破。

5. 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少数派也可能是错的。

团体决策常常会因为责任分散、证实性偏见、寻求高度一致的群体思维等各种原因,没办法做出最好的决策。

假如你有一天身处其中,意识到你的伙伴们有可能都是错的,却苦于孤掌难鸣。

那么上面说到的方法,你可以试一试。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从 1/12,就这样一步步逆袭全场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