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死刑为何如此「慎重」?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人

知乎日报 Lens 473℃ 评论

日本对死刑为何如此「慎重」?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人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因为一个年轻杀人犯,日本改变了死刑的量刑标准

Lens,微信微博:WeLens ,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把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到最后一刻,永山则夫依然认为是社会把他逼上了绝路,“贫困杀死了人的社会性情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对于让他处于这种境地的人也不会再抱有任何感情。”

他是日本战后死刑判决史上的争议人物,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是诗人、作家——永山则夫。

1968 年的 10 月,永山则夫在横须贺潜入驻日美军基地的宿舍盗窃了一把左轮手枪,先后在大街上射杀了四个人。

他没有目标对象,仅仅出于金钱的渴望和对社会的仇恨。射杀的四个人包括保安、夜巡警察和两名出租车司机,而后,19 岁的永山则夫被捕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

入狱后,恐怖和罪恶的气氛导致他陷入思考,从来不读书的永山才开始读书,自学认字,每天都在本子上写诗写散文。

从“笔记本一号”开始,永川的编号本不断增加,他渴望读书,甚至开始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马拉卡佐夫兄弟》、契诃夫的《樱桃园》。

一开始,文字只是他在狱中的精神寄托,第六次开庭时,永山却基本上没有回答法官的问题,而是一直嘶喊:“就是我干的,又怎么样?你们明白什么!闭嘴!什么真相,傻瓜!”

第十次开庭时,法院就函馆出租车司机的案件进行审理。永山松口了,“函馆的案子是我干的最坏的一起。但是,我想说一句,只要月亮上还有沙子,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这个世上的悲惨事件就不会消失。”

永山则夫在狱中的练习簿

他是日本六十年代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体现。在狱中,永山以自己艰辛的少年经历为题材撰文,成为了一名“凶手作家”。

《为什么,海》
《无知的泪》

1971 年 3 月 10 日,永山决定将十本狱中的笔记以《无知的泪》为题出版。在被问到为什么叫这个题目时,他答道:“我是无知的,不仅没弄清真正的敌人是谁,还杀了无辜的人。”

《死的临近》1969.9.15

最近

“死”这件事

被思考了。但是

并不可怕

习惯了

死:能目睹一种华丽

《片面的预言者》1969.11.11

如果风明亮

每个人就能记得爱

和幸福

还有欢乐

如果风昏暗

每个人的脸就会起皱

并把贪婪的目光

投入生活

我不是什么预言者

因为:一切风都是残忍的

片面的东西恶到极点

但请倾听风的方向

它那木乃伊般空洞的眼窝

会将这世界凝望

《悲哀的凶手之歌》1970

昭和时代荒淫的社会

无法解释的屠杀

在东京的图腾下终于出现了

伦理的刽子手

闻所未闻的杀人者

将日本一次一次地杀掉

他在完全犯罪中哭泣

伦理的刽子手

资本主义万岁

是 69 年疯狂日本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在震动中骚乱

伦理的刽子手

但他那凶手的心被捕了

老一套大规模的宣传,

为了 19 岁的异常少年

凶手沉默而宣传依旧

伦理的刽子手

天性小而又小的男子

贫贱人家绝望的家伙

人间也曾有过一刹那的怜悯

伦理的刽子手

被嘲笑的凶手始终在

竭尽全力地反抗

但仍然是一场徒劳地伤害

伦理的刽子手

摘自《无知的泪》

杨典 译

从被逮捕的 1969 年开始,总共花了十年时间,1979 年 7 月 10 日,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永山则夫死刑。永山对判决不服,上诉到东京高等法院。

1981 年 8 月 21 日,东京高等法院在判决中推翻之前的死刑判决,减刑至无期徒刑。在判决书中,东京高等法院认为,鉴于永山犯罪时尚未成年,童年生长环境恶劣,并已经有配偶,减刑以期悔过。

但是检方对此判决不服,继续上诉到日本最高法院。1983 年,最高法院推翻东京高裁的判决,要求重审。在判决书中,最高法院对死刑量刑标准这样写道:

1. 按照现行死刑制度的立法,根据犯罪的性质、动机、方法(特别是杀害方法之连续性与残虐性)、遗属所受感情伤害、社会影响、犯人的年龄、是否有前科、犯罪后的情况考察。罪行确实十分严重,无论从量刑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被处以死刑。

2. 即使犯罪时是未成年人(日本 20 岁以下为未成年人),但是因为已经到了 18 岁(日本法律规定 18 岁以下不能处以死刑),罪行极其恶劣,也应判处死刑。

而后,在日本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将犯罪的性质、动机、方法、遗属所受感情伤害、社会影响、犯人的年龄、是否有前科、犯罪后的悔过情况等作为“永山准则”,来判断罪犯是否该判处死刑。

死者人数是判处死刑最为重要的标准,被告人只杀害 1 人时被判处死刑被认为是“反常”的。

此前,公众对于该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永山则夫在监狱中的表现,也导致了法庭在判决上的反复斟酌,日本法律上还没有可给青少年判死刑的案例,这一案件在日本各级法院中展开了“拉锯战”。

1987 年 3 月 18 日东京高级法院重审改判永山则夫死刑。此时距离永山则夫杀人已经过了 18 年。

永山依然表示不服,再次上诉到日本最高法院,然而,日本最高法院驳回永山上诉,死刑判决最终敲定。此时已是 1990 年,日本从昭和时代跨入了平成时代。

然而在日本,从死刑的终审判决到死刑最终执行通常要经过很长时间,1997 年,也就是永山则夫杀人后的第 29 年,他终于被处以绞刑,永山的家人拒绝认领他的遗骨,辩护人远藤诚将他的遗骨领回撒入大海。

也是从永山则夫的一连串法院审理开始,日本司法部门对于死刑执行的批准也是越来越慎重,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不少死刑犯十几年都没有执行死刑,有些受害者的家属都无法亲眼见证死刑的执行。

永山则夫半生都生活在枪和血案下,现在,他有了他年轻时想要的声誉、金钱、关注,但这一切对他而言,却毫无意义。

到最后一刻,永山则夫依然认为是社会把他逼上了绝路,“贫困杀死了人的社会性情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对于让他处于这种境地的人也不会再抱有任何感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Yolk

参考资料:

ja.wikipedia.org/wiki/永山則夫連続射殺事件

ja.wikipedia.org/wiki/日本における死刑

nytimes.com/1990/04/26/

en.wikipedia.org/wiki/N

《与手枪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物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eLens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日本对死刑为何如此「慎重」?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人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