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的人刚好也爱你,有时正是悲剧的开始

知乎日报 覃宇辉 334℃ 评论

你爱的人刚好也爱你,有时正是悲剧的开始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覃宇辉,提供远程心理咨询/武大心理学学士、宾大教育学硕士/个人号:宇辉心理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暗恋很久的人向自己表白,在最初的快乐过后,内心有强烈的怀疑:“这是真的吗?他说喜欢我?”本能地想要逃避;喜欢去撩有好感的小哥哥,但等他变得认真,猛烈地发起攻势,我们却害怕得立刻缩回保护壳里;强烈地想要得到一个人,为 TA 付出了很多很多。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一起,激情却完全消失,对恋人不再有任何感觉。

每次都沉浸在对感情的幻想里,觉得这一段亲密关系会很美好。可总在感情升华,双方靠得更近时感觉不安,焦虑,想要逃避。突然觉得这种关系不是自己想要的,TA 并不适合自己。会立刻开始冷落对方,用最决绝的方式彼此伤害,不惜背上“玩弄感情”“冷酷无情”的罪名。为什么两情相悦带来如此强烈的焦虑感,让我们选择切断和恋人的情感连接?

爱到一半突然放弃的原因

1 感情打破防御,让我们产生无所遁形的恐慌

很多人无法放下防御生活。他们习惯把自己关在防护罩里,隔着一堵墙和别人交流。这样能保持一种局外人的冷静:当我和你靠得没那么近,一颗心全放在你身上,就不会患得患失,轻易被你的一举一动所影响

低浓度的情感是他们偏爱的。让自己快乐,又不至于完全沦陷进去越来越依赖对方;跟恋人擦出火花,却不会失去分寸丢掉对感情的控制感。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爱之名在一起,满足的却大多是自己的需要。感情就像一场游戏,他们只想要玩得开心,至于和谁在一起没那么重要

另一半安静地存在那里,满足我们对爱情的幻想就好。当他真的走下“神坛”,开始展露出自己的个性,我们的恐慌开始了:恋人不再是幻想中任由捏造的白马王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能表现得跟我们的想象很不一样。当亲密关系不断深入,边界感越来越模糊,失控感加剧了:自己无法再做纯粹的感情玩家,开始在乎身边陪伴的人是谁。在要失去“控制感”这层保护,暴露出内在的脆弱和不堪时,我们选择听从恐惧感拉响的警报,及时抽身离开

2 习惯了自我限制,不敢让自己太快乐

有一句台词流传很广:“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啦。”愉悦自己, 似乎是人生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但如果某天,这份快乐达到极致:你深爱的人也一样爱着你,埋藏在心底最隐秘的渴望实现了,我们又会如何呢?

可能会反问自己:我真的有资格这么快乐吗,这份感情怎会来得如此轻易?很多人从来都收敛自己的愉悦感,因为在过往的经历里,极致的满足并不被允许。就像小时候沉迷电视无法自拔,妈妈说:“正事还没干呢,赶紧做作业去。”遇到最爱的红烧排骨忍不住一直吃,爸爸呵斥:“别整天吃肉,夹点青菜。”放飞自我总被拽回来,我们渐渐明白:糖只能要一颗,慢慢回味;太贪心的小孩会被打手心

暗恋一个人的感觉,就像把糖放到嘴里慢慢品;而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就像突然被塞了大把大把的糖,并且得到保证说:“想吃多少吃多少,没有任何问题。”虽然现实中很安全,我们内心仍然重复一个严厉的声音:“再吃,就要被打手心了。”真要放开去喜欢对方,就像把根深蒂固的观念推翻掉,跨越多年来压在心里的大山。曾经被打手的阴影,让我们恐惧这样做。情愿在放纵自己之前远远躲开,不和脑海中的父母对抗,挑衅他们的权威。

3 低自尊水平,总想要证明自己不值得被爱

有些人深信自己是糟糕,不值得被爱的。因为浸泡在低自尊的状态中太久,我们也习惯用这样的思维去揣测恋人,觉得“TA 没可能看上我啦”,默默地暗恋着对方。即便真的有一天,男神向自己表白,我们下意识地反应也会说捂住耳朵:“我不听我不听,你不是真的喜欢我。”

在痛苦和失望中生活了太久,就算看到一丝光亮,又怎么敢把它当做真的呢。如果选择去相信,希望的小火苗却突然熄灭怎么办。飞上天堂又重重摔落的感觉,自己一次也不想去经历。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在陷进去之前主动离开。心里还是会抱有小小的幻想:如果他经历了这样的“作”还不离不弃,应该算值得信任吧。就算对方拍拍灰走开,也不过印证了当初的想法:看,这份好是假的,你不值得被喜欢。

当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我们的心态如此矛盾:既不敢去相信,害怕期待落空,情愿做斩断感情的那个人;又希望对方不要走,能够懂决绝背后的脆弱和恐慌,继续做我们黑夜中的一束光。低自尊的状态就像一个诅咒:我们渴望摆脱它。可当机会真的到来时,我们却怀疑自己不能做到。会想尽办法把对方“作”到放弃,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在低自尊的恶性循环越陷越深。

调整逃跑心态的方法

1 尝试停留在缺乏控制感的状态里,感受真实的亲密关系

有时候想逃走,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的体验,不敢相信放弃控制时仍然可以过得很好。我们可以给恐慌的自己做思想工作:“选择去相信,有可能会被伤害,这种恐惧是真实并且可以理解的。但我能不能给自己机会去感受一下,接纳 TA 是种怎样的体验?”看到并抚慰内心恐慌的小女孩,鼓励她试着踏出第一步,真正去感受亲密关系中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这或许是转变的契机

2 让自我独立和成长,从原生家庭分化,慢慢放开内心的限制

有时候我们生理上发育成熟,内心却停留在早年的客体关系中,仍然觉得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不假思索地接受他们灌输的观点。小时候自己被教导不能贪吃,限制欲望的满足。而在长大后,这种观念也迁移到亲密关系中,只敢获得小小的享受,对于两情相悦这样超甜的糖,自己充满了顾虑和恐惧,情愿把它远远地丢开。只有认识到我们和父母是不同的个体,有权决定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们才不会画地为牢,明明有一罐糖却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

3 调整消极的自我观念,避免不断地重复逃走的应对方式

把自己想得很糟糕,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表现出消极的倾向,把亲密关系变成互相伤害。虽然低自尊的状态短期内难以调整,我们是否能努力寻找积极的“例外”,提醒自己现实中光亮的一面呢?当我们不断设想糟糕的情况,可以提醒自己“嘿,你想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啦。能不能来点好的呢,比如你身上吸引他的点是什么?”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列下五到十个“我被他喜欢的点”。持续发现黑暗中“意外”的光亮,积极的自我认同,或许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我们生命的故事里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你爱的人刚好也爱你,有时正是悲剧的开始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